标签:
知识/探索社会语言讲座汉语双方言发展 |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
社会语言讲座(10)
汉语双方言更加发展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
所谓“双方言”是指个人或语言社团掌握并使用一种语言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域变体或社会变体,包括标准语与方言、方言与方言。
汉语的双方言现象,从使用语言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既使用地域方言,又说普通话。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
(2)既使用母语方言,又会说其他地域方言,这只是一部分地区的现象。如广东的闽方言区、客家话区,一般既使用母语闽方言、客家话,又会说粤方言;桂北平话区既使用母语平话,又会说西南官话;粤北平话区既使用母语平话,又会说粤方言;湘西某些地区,既使用湘方言,又会说西南官话。
(3)既使用母语方言,又会说普通话,还会说其他方言,这是多方言现象,占双方言比例不大。如深圳就是一个多方言的典型城市,既使用普通话,又说粤方言、客家话和闽方言等;汕头地区既使用闽方言,又说粤方言,也会说普通话。澳门语言学会会长程祥徽教授,出生在武汉,上学在北京,流放在青海,后立足于港澳,因此他的鄂方言、普通话、西北官话、粤方言都说得很不错。
(4)既使用普通话或母语方言,又会说某种社会方言,如北京的“酷一族”“打工族”、单身贵族、网迷等。
我国新时期的语言变异还有一些现象,如某些语言和方言的活力逐渐减弱,濒危语言、濒危方言的消亡正在加剧,社会方言的分化和发展逐渐加速,中介语、过渡语、混合语的产生逐渐增多,社会语言生活的一体化和多样化都在增强等。对此,应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