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音与写作”之二:注意节奏配合

(2007-07-25 04:59:29)
标签:

语音与写作

讲座

节奏

配合

分类: 语言修辞研究
 

“语音与写作”之二

注意节奏配合

                                    谭汝为

 



语音协调,要求词语的音节组合以匀称整齐的形式出现。所谓语言的节奏,是指:在一个句段里,音与音的长短、轻重、疾徐有规律的交替往复的组合形式。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节奏的配合,首先要求词语音节的搭配应“单对单”“双对双”“多对多”,即呈现出均衡的组合状态。例如: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身体像弓一般的,面色像死人一般的着,着,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夏衍《包身工》)


    “瘦”“弯”“惨”——单音节形容词相对应,“咳”“喘”“淌”——单音节动词相对应。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改为双音节(如“瘦”改成“瘦弱”/“弯”改成“弯曲”/“惨”改成“惨白”/“咳”改成“咳嗽”等)就变得不和谐了。

 

那清清冽冽的,秋江静水般的,女子手指般的,田园牧歌般的,仄耳细听似还熠熠有声呢,将群峦环抱的村庄洗濯得冰清玉洁似的。(伍振戈《桃花江小夜曲》)


“光”“爽”“柔”“淌”——也是单音节词相对应。

 

她失去了平时那种娇憨的笑容,那种天真的笑容,那种嘲弄的笑容,那种的笑容,只是那双漂亮的眼睛看着我,目光里有亲切,有安慰,有满足,有感激,有探询,有深情(张同吾《爱的超越》)


    “娇憨”“天真”“嘲弄”“聪慧”“亲切”“安慰”“满足”“感激”“探询”“深情”——10个双音节词语相对应。

 

为了你,我愿做:

磨平障碍的三角锉,遮挡风雨的小木舍

尽可攀缘的野藤萝,忍辱负重的瘦骆驼

忠言逆耳的镇山锣,严守秘密的不上马的将军锁

庆功宴上解油腻的山揸果,排遣迟暮寂寞的丹顶鹤

啊,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刘齐《那就是我》)


    “三角锉”“小木舍”“野藤萝”“瘦骆驼”“镇山锣”“将军锁”“山楂果”“丹顶鹤”——8个三音节词语相对应。

 

每当月白风清、午夜梦迥之际,脑海里辄会浮现出旧时家山的影子。……那太湖的风帆落日、那梅园的腊梅飘香、那姑苏的拱桥旧院、那寒山古刹的夜半钟声、那嘉兴的南湖风雨、那西湖的潋滟湖光……在模糊的记忆里,不知它们,不知它们都无恙否?(中原《梦回江南》)


“风帆落日”“腊梅飘香”“拱桥旧院”“夜半钟声”“南湖风雨”“潋滟湖光”——6个四音节词语相对应。由于相同音节的连续对应出现,使这些语段在吟读时,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

 

现代汉语主要的节奏格式是“2 + 2的四音节。在四字格的词语中,不管其结构形式的具体情况如何,人们都习惯于把它们读成“2 + 2的两个音步。四个单音节的词构成的并列式四字格词语,如:///辣、锅///盆、柴///盐、喜///乐、多///等,一般都读成:酸甜/苦辣、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多快/好省

 

意义和结构是“1 + 3或“3 + 1的四字格词语,如:/所适从、言/人人殊、乘/人之危、一衣带/水、丧家之/等,也读成:无所/适从、言人/人殊、乘人/之危、一衣/带水、丧家/之犬

 

这是因为四个音节分为两个音步,语音上成双成对,读来节奏匀称,朗朗上口。《诗经·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历来被约定俗成地读为“在河/之洲”;就表明了这种“2 + 2的节奏格式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优势。   

 

请看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串联词: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一场/白雪,一串/脚印,一鞭/新柳。一苞/花蕾,一声/燕啼,一缕/清风,一片/白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每/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命之为诗。于是,你写,我写,他写,在座的/各位/都想写。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诗呢?问你,问他,问我?不!我们/还是/问一问/ X X同学:“你/为什么/要写诗呢?”


在整个语段中,以双音节的节奏格式为主,语词典雅,句式齐整,节奏均匀,富有一种诗的韵律,洋溢着浓郁的诗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