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谈天说地天津地名灰堆柳林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天津地名漫话:从“灰堆”到“柳林”
谭汝为
“灰堆”泛指大沽南路东南段南北两侧地区。明永乐年间( 1403~1425),此处即已形成村落,初名为“灰堤”,亦称“辉德村”。后民间谐音转读为“灰堆”。清乾隆四年(1739),始见今名。“灰堆”之读音,“堆”字应读为儿化,否则就拗口,也不地道。
1957 年11月6日,灰堆村民在村南挖菜窖时,发现一眼砖砌古井,井内有水。从井内淘出一个陶罐、一个瓷碗、一方石砚及古钱多枚。古钱中仅一枚较完整,为“万历通宝”。“万历”为明神宗年号(1573~1679)。由此可推测:这口古井为明代乡民所用。
以“灰堆”冠名地街名有“灰堆南北大街”和“灰堆南横街”。灰堆南北大街是明代形成的老街, 1939年以其走向命名为“南北大街”,1984年为避重名遂冠以区片名成今名。在大沽南路与灰堆南北大街交口西南侧,有灰堆南横街,1950年建房成巷,因方位横于诸多胡同之南,故名南横街,1990年为避重名而更新名。从1954年至1988年,“灰堆”为街道办事处名,后更名为柳林街道办事处。
柳林街道办事处四至地域为:东、南两面均临双林引水河与津南区隔河相望;北抵海河与河东区相邻;西至微山路、新会道、双林路与陈塘庄、小海地两街道办事处毗连。辖区内有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肺科医院、天津造纸厂、交通部第一勘察设计院等重要的单位。
派生地名有柳林路等。柳林路西起灰堆五一新村路,东转南至大沽南路,全长 1367米,1953年修筑。因海河西岸柳树成林,故名。还有柳林东里、柳林大楼、柳林医院等。

地名“灰堆”,语义色彩黯淡,读音亦短促拗口;而“柳林”,不仅读音宏亮顺畅,且在语义上充溢着盎然的绿色和丰满的形象。为什么 1988年河西区政府在街道办事处名称上,舍历史悠长的“灰堆”而取“柳林”?笔者揣度——除了上述语义、语音的原因之外,绿色环保的思想意识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后一篇:正义的网络 与 麻木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