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亭外,古道边——早期校园歌曲之精品

(2007-06-19 08:42:07)
标签:

谈天说地

早期

校园歌曲

精品

送别

李叔同

分类: 教育论坛

长亭外,古道边——早期校园歌曲之精品



   百年前的校园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多采用欧美和日本的曲调填词而成,亦有采用中国传统曲调填词或按词另谱新曲者。内容以宣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提倡科学民主、歌唱新的学堂生活等为主。著名乐歌集有沈心工所编的《学校唱歌集》、曾志所编的《教育唱歌集》、李叔同所编《国学唱歌集》等。传唱较广的乐歌有《中国男儿》《何日醒》《男儿第一志气高》(又名《体操》)《黄河》《祖国歌》《送别》《春游》等。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痛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奋起救国,竭力鼓吹改革维新,力主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新学课程设置中,就音乐一题,维新派代表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巳,苟从事教育,则唱歌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人能谱斯乐,实为社会之羞也。”
  《钦定学堂章程》是清政府颁发的第一个有关学校问题的系统文件。《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第二次颁行的有关学校问题的系统文件。《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它包括17件章程。
  癸卯学制中,音乐又被列为必设课程之一。学堂乐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
  据钱仁康先生的《学堂乐歌考源》一书中考证,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留学东京时的处女作。
  相对于古文,《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的歌词通俗亲切,便于理解: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1904年,沈心工将此歌收人自己所编的《学校唱歌集》,出版后,此歌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http://s7.sinaimg.cn/orignal/4b6668a18c1567a0ee986


学堂乐歌中,最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当属李叔同于1914年创作的《送别》一歌,至今仍在许多场合演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众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曲调取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摘自《贵州档案》2005年第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