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悲叹的新词语:“控访”和“截访”
谭汝为
在下是高校应用语言学专业教师,研究新词新语有年。对最近出现“控访”“截访”等闻所未闻且颇有特色的新词语,在新奇之余,感到震惊和悲哀。所谓“控访”,就是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控制住本地的上访者,使其到北京上访的努力难以实现。所谓“截访”,就是对铁杆上访者实在控制不住,就进行围追堵截。上访者刚一上火车,截访者就乘飞机到北京,等火车到达时,截访人员已等在北京站的车门口。软硬兼施,务必将上访者带回原地。我们的人民政府竟然把1935年国民党对付中国工农红军围追堵截的手段,用在饱受冤屈的百姓身上,可悲可叹!
请看最新的新闻报道《国务院参事:堵截上访造成矛盾积累》:
据中新网2月24日电: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接受《人民论坛》
采访时说,对上访“截访”不但花费巨大,还造成了矛盾的积累,堵塞民意通道。只要能以“权为民所用”的真情认真去工作,不是“截”而是“护”,不是“堵”而是“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出现矛盾是不可能的。当改革为多数人取得利益的同时,会出现少数人利益受损。成功中有失误,振奋中有忧虑,美好中有丑恶,应该给予承认。
这种情况下,作为利益受到侵害者,或是遭遇执法冤枉者,走进政府设立的信访部门诉说自身困境、求得问题解决,寻找公平正义乃至争取正常的生存权利,这恰好说明百姓对党和政府是充满信心的,是高度信任的。他们这样做,实则是下情上达。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信访作为洞察社会风云的哨所、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向百姓送温暖的桥梁抓紧抓好。
任玉岭指出,“截访”的花费是巨大的。任玉岭曾遇上过浙江某地的“截访人”,上访者刚一上火车,截访者就乘坐飞机进北京,等火车到达时,截访人员已经等在车门口。其实很多社会矛盾就是这样长期“截访”积累起来的。当然,某些部门对民众来访材料不加研究就下转,一级转一级,转到下面就了事,这也造成了矛盾积累。有的人还因材料转回到被揭发、被状告人的手里边,不仅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反倒因打击报复变本加厉受侵害。
要搞好信访工作和促进信访畅通,关键应把老百姓作为执政党的根基和源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对“截访”、“控访”立即叫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百姓排扰解难,不得对上访民众横眉冷对、一口回绝,久拖不办。要针对本地上访民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
查出隐患。要加强信访监督,信访条例虽然对推诿扯皮、拖着不办等有追究责任一说,但在信访者永远处于弱势情况下,对追究责任问题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监督。
任玉岭认为,应要求信访单位对信访、人访以及处理意见进行登记,流水记录应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政府部门公开,并需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处访结果进行定期检查,以此保证信访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使信访工作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更大贡献。
(曾金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