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灰尘-尘灰”“介绍-绍介”“浅显-显浅”——海峡两岸的“颠倒词”

(2007-02-02 06:41:52)
分类: 词义探幽

“灰尘-尘灰”“介绍-绍介”“浅显-显浅”

——海峡两岸的“颠倒词”

谭汝为

大陆和台湾在词汇上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表达大致相同的一个意思,都用相同的语素,但排列的语序却相反,这样就形成了“同素逆序词语”。如普通话说“素质”“对比”“确切”“拓展”,而“台湾普通话”却说“质素”“比对”“切确”“展拓”等。海峡两岸的这种同素逆序词语,用通俗的话说,就叫“颠倒词”。据统计,此类颠倒词约有1600条。

 名词性的有“灰尘-尘灰”(前者为普通话,后者为台湾区域词语,下同)“昨日-日昨”  “政法-法政”  “邻里-里邻” “论断-断论” “警员-员警”“性情-情性”  “文艺-艺文”  “权威-威权”  “连衣裙-衣连裙”等。

 动词性的有“介绍-绍介” “海拔-拔海” “列举-举列” “寻觅-觅寻” “脱颖-颖脱”“寻找-找寻” “继承-承继” “康复-复康” “劝慰-慰劝”等。

 形容词性的有“浅显-显浅” “善良-良善” “机灵-灵机”  “肃静-静肃” “灵通-通灵”“直率-率直” “瘦削-削瘦” “恐慌-慌恐”  “平安-安平”等。

 以上所谈相对应的两岸词语,其词义、语素和内部结构关系构成完全相同,只是语序相反而已。其实,同素逆序的同义词语并不始生于海峡两岸,在古今汉语中一直存有这种现象,例如:

 “名声-声名” “兄弟-弟兄” “来往-往来” “代替-替代” “吞并-并吞”“离别-别离” “忌妒-妒忌” “辛酸-酸辛” “讲演-演讲” “互相-相互”等。

 古汉语在单音节词复合为双音节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一个语素顺序不固定的过渡阶段。在造词规则比较宽松的时期,相当多的复合词存在着语素顺序前后不同的两种词形。虽经长期的规范定序,但仍有部分词语两种逆序词形并用而不悖。

 两岸之间之所以产生数量众多同素逆序的同义词语,一是古汉语的遗存,如普通话说“灵通”“善良”“机灵”,台湾地区则说“通灵”“良善”“灵机”,似乎二者迥然有异,其实在四字格成语中,普通话也说“通灵宝玉”“良善之辈”“灵机一动”等。二是两岸分离了半个多世纪,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存有的差异之使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