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蜘蛛人”“香蕉人”

(2006-12-22 19:43:29)
分类: 词义探幽

话说蜘蛛人”“香蕉人

“蜘蛛人”指用绳索牵连,悬在高楼外作业的清洗工,或徒手沿着外墙攀爬高楼的人。他们像蜘蛛一样趴行在墙壁上,故称。说到“蜘蛛人”,我想起从网上看到的两段故事:

   1)前两年,一名从来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蜘蛛人”,私自攀爬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金茂大厦,并取得了成功。这名来自安徽的青年男子,是想赶在法国“蜘蛛人”阿兰之前完成这项惊人之举。后来,法国著名“蜘蛛人”阿兰曾赴上海,准备徒手攀爬金茂大厦,但因事先未提申请而中途“流产”。

   2)大约也是两年前,一位白领丽人住进高层饭店,洗浴后裸身悠闲地凭窗远眺。此时阳光明媚,正巧清洗大厦外墙的“蜘蛛人”正悬绳下垂作业,与赤裸女宾隔窗相视,致使满城春色暴露无遗!结果丽人将饭店告上法庭,指责饭店当局为什么不把清洗外墙作业的信息事先通知房客?您瞧,这还不是蜘蛛人惹的祸?

下面,再说“香蕉人”。居住在国外而有中国血统的人,有一整套称谓——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称为“华侨”;获得居住国国籍的有中国血统的人,称为“华人”;而“华裔”,是指祖上是华人,本人在国外出生的有中国血统的人。海外华人社会把那些从小受西方教育、不会讲中文、不懂汉语的华裔青年,戏谑性地统称为“香蕉人”。香蕉是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为稍弯的长形,表皮为黄色,而肉质却为白色——用以比喻皮肤为黄色,而思想、观念、文化、语言等却完全西化的华裔后人。

别看都是“香蕉”,“香蕉人”到了足球场上,也不一定能踢出“香蕉球”。从两个比喻用同一个喻体分析,“香蕉人”取香蕉内外颜色相异的特点;“香蕉球”取香蕉弯曲呈弧形的外形特点。二者为“喻之多边”,在此就不深谈了。

西方社会学者称知识贫乏、视野狭窄、思想浅薄的人为“平面人”,把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不受关注、缺少归属感的社会群体称为“边缘人”。这种对于某类社会群体命名,其缺点是,在词形和语义构成上缺少生动性,远不及“香蕉人”、“蜘蛛人”之类命名富有形象的情趣和生动的意味。

汉语对某一种社会类型人物的命名,善于把抽象的理念评价,转化为富有形象感的词语,例如惯用语“铁公鸡”“哈巴狗”“夜猫子”“中山狼”“母老虎”“小绵羊”“老狐狸”等。在这里,汉语构词的比喻方式发挥了独特的人文作用。再如近年把偷渡者称为“人蛇”,把组织偷渡,从中谋财的人称谓“蛇头”。“人蛇”,因偷渡者为躲避搜查,往往蜷曲在偷渡船的船舱内,身体如蛇一样地屈曲,故称。“蛇头”就是人蛇的头头,组织偷渡的首领。用“大鳄”比喻颇有势力或关系重大的人,如“金融大鳄”“黑帮大鳄”“乐圈大鳄”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