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词义探幽 |
榜样·模范·楷模·表率
——对现代词语刨根问底的词源分析
“榜样”的同义词是“模范”,也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模”和“范”在古汉语里也是两个词。“模”“范”以及“型”,都是古代制造器物的模具,用木头做的模具称为“模”,用竹头做的模具称为“范”(繁体为“範”),用泥土做的模具称为“型”。东汉王充《论衡·物势》:“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意思是说:制陶和炼铁工匠,在制作器物之前,先用水和泥搅拌揉和制成模子,然后才能制造标准的器物。就是说有了“模范”等模具,制成的陶器和铁器等才能标准齐整、归于一律。我们平时说的“爷俩儿一个模样”“像一个模子扣出来的”等,都是这个意思。后来把制造器物的这个道理移用到社会道德教育方面,就要在社会上树立人们学习效法的榜样。“模范”“模型”这两个词都有榜样的意思。
“楷模”也是“榜样”的同义词。“楷”与“模”是两种木名。据清人《广群芳谱·木谱》记载:楷树生长在孔子的坟墓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模树生长在周公的坟墓上,传说其叶春天青,夏天赤,秋天白,冬天黑,以色得其正。楷树质直,模树色正,于是人们把“楷模”作为“榜样”的同义词,取其品质正直,可资效仿。
“榜样”还有一个同义词“表率”。在古汉语中“表”是测量日影的标杆。“率”的本意是捕鸟用的一种长柄的网,引申为遵循。“表”“率”合为一个词,也是“榜样”“以身作则”的意思。如《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红楼梦》二十回:“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前者说官员,后者说成年男子,都应以身作则,作辖区百姓或家中子弟的榜样。
汉代扬雄《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意为:老师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强调了教师应以身作则,以不辜负所负有的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这句话缩略为“师范”这个词后,词义产生了分化:
(一)名词“师范”,意为学习的榜样,如《北史·杨播传论》:“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意思是:恭谨审慎的德行,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二)动词“师范”,意为模仿效法,如《文心雕龙·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意思是司马相如喜好读书,模仿效法剧院、宋玉的作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