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今说】勇于不敢的苏州人

(2016-09-19 08:33:04)
标签:

老子

勇于不敢

苏州

柔弱生之徒

老子今说

分类: 老子今说

【老子今说】勇于不敢的苏州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不只是一个如天堂般的城市,还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很多古迹都保存得相当完好,让人流连。虽然去过几次,却从未思考过个中原由。

 

  直到最近一次去苏州,才听一位当地人自我解嘲,说那是因为他们苏州人软弱怯懦,在历代战乱中,一遇到乱党敌军兵临城下,都是没抵抗或抵抗没几下就投降。因为较少经历炮轰火焚的浴血死战,所以重要的文化遗产反而得以保留。

  

  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柔弱者生之徒”和“勇于不敢”吗?

 

  我回来后,好奇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苏州的确是名符其实的“古城”:从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建城迄今,历经两千五百年的人世沧桑,但她的城址始终未变。今天苏州古城区的总体框架、骨干水系、道路分布等,跟留存最久、七八百年前宋代的《平江图》几乎没啥两样,一些重要的建筑也都完好健在,可以说是人类建城史上的一大奇迹。

 

  跟“刚强”的燕赵男儿相比,苏州男人的确“柔弱”许多,而这种评比通常被认为是负面的,想不到它居然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老子显然会喜欢苏州人,因为“守柔示弱”正是他的人生哲学,他甚至还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第七三章)。

 

  勇敢会被杀,想活命就要勇于不敢,这多少给人一种贪生怕死、活也活得很窝囊的感觉。其实,老子把“敢”和“不敢”都称为”勇”,正表示他认为两种表现各有正面价值,“此两者,或利或害”。它们的利弊得失要视情况而定,有时候,“勇于不敢”才是更明智的选择、更高深的修养。

 

  试想如果每次遇敌来患,苏州人都“勇于敢”地战到片甲不留、被屠城、 被夷为平地,固然可歌可泣,但中国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变吗?拉长时间、换个角度来看,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利害得失呢?也许这就是老子接下来所说的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吧?(当然,这只是从老子的观点来看问题,并非认同“投降主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