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与人性】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

(2016-09-09 08:43:22)
标签:

雷峰塔

鲁迅

公共财

人性

历史与人性

分类: 历史与人性
【历史与人性】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

【历史与人性】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

  “雷峰夕照”是有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但现在的雷峰塔是2002年新建的。建于975年的旧塔在1924925日下午突然崩塌,千年古迹的灰飞烟灭让人惋惜,但更让人怅然的是雷峰塔的倒塌并非风侵雨蚀这个自然因素,而是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里说的:

 

  “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他因而感叹:“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

 

  鲁迅的感叹,正是生态学家哈丁所说“公共财的悲剧”。哈丁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有一片草原可以养活50头羊,草原附近有50个人,如果每人都养一头羊,供需平衡,草原和牧羊就能永续存在。但如果有一个人想获得更多利益而养了两头羊,其他人不甘受损也养更多的羊,那不消多久,多出来的羊就会吃光草原上的草,草原变成荒地。结果,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却导致集体的灾难,这就是“公共财的悲剧”。

 

  心理学家艾德尼做过一个具体而微的实验:在几个大学生面前摆一个盛有十个金属球的碗,告诉他们说,每个人可任意拿碗中的金属球,而每隔十秒钟,碗中所剩的金属球就会加倍;如此反复进行,最后拿到最多金属球的人就获胜。最合乎集体利益的作法应该是开始时大家尽量少拿、甚至不拿,等金属球加倍到相当多的数量后再拿。但实际结果如何?多数的实验组都是一开始就有人抢着拿,其他人也立刻跟进,而且拿得更多,结果不到十秒钟,绝大多数的碗中都已经空空如也!

 

  这就是人性的具体展现。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总是一面倒地偏向个人利益,结果反而带来集体的灾难。研究及实际调查显示,当掠夺公共财的个人或团体越多时,那么剥削的情形就会越严重(譬如过去的猎鲸行为)。

 

  要想避免这种因人性而来的短视和悲剧,需情理法三管齐下:在情方面,要增加彼此的认同感,“我们只有一个雷峰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是一体”的认知可以抑制个人私欲;在理方面,要人人深刻体认“追逐个人利益终将带来集体灾难”的道理;在法方面,订立公平、合理分配资源,共享与共管的公约,对支持者给予奖励,而对违规者立刻施以惩罚。

 

  这是我们到西湖边,欣赏新建的雷峰塔时,抚今追昔,心里该有的警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