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新解】孔子和爱因斯坦在南洋下棋

(2016-09-01 08:24:46)
标签:

孔子

爱因斯坦

真善美

论语新解

分类: 论语新解
【论语新解】孔子和爱因斯坦在南洋下棋

 

  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的金宝校园里,有一组别开生面的孔子与爱因斯坦对弈的铜像。创校的华侨竖立这组铜像的用意是希望学子们能学贯中西,让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科学精神在相互激荡中迸出火花,产生新而灿烂的文明。

  

  但若仔细看,孔子这边摆的是围棋,而爱因斯坦那边摆的则是西洋棋,两者没有交集。孔子和爱因斯坦似乎很难〝对弈〞或者〝对话〞。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论语》里,当子路问孔子〝人生的理想〞时,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表示孔子不以〝独善其身〞为满足,他还想要〝兼济天下〞,走出自我,将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群体中,有所用心与付出,让世人共享安和乐利的生活,这样才能使他的生命得到最丰富、最有价值与最大的意义。

 

  这让我想起爱因斯坦所说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本身的目的――我把它称为‵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予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理想的是善、美、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指出:〝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孔子不只想献身于社会,而且跟爱因斯坦一样在追求真善美。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人生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用现代的话语来阐释,〝志于道〞代表求真(理),〝据于德,依于仁〞代表求善(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游于艺〞代表求美。换句话说,孔子的理想人生跟爱因斯坦不仅殊途同归,而且说得似乎比他更具体而明白。

 

  这就是孔子和爱因斯坦的交集。如果我们能以新的角度和语汇来重新理解《论语》和孔子,那不仅不过时,而且还能带来新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