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说】张家界、阿凡达与玄牝之门
(2016-03-03 08:00:56)
标签:
老子道德经道家玄牝母性哲学 |
分类: 老子今说 |
第六局 玄牝之门:歌颂女性创造力的自然哲学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白话】
虚空玄妙无比,滋生万物,生生不息,所以称为“玄牝”,具有不可思议的生殖力。这个“玄牝”的门户,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它若隐若现,绵延不绝,作用无穷。
【弈后语】
二○一三年秋天,我到湖南的张家界旅游,意外在群山中发现一尊手持弓箭的纳美人雕像。看到他那独特的造型,还有周遭秀异的山峰,脑海里立刻浮现电影《阿凡达》里的精彩片段、导演卡梅隆、凤凰、母系社会……还有老子。
在电影《阿凡达》里,纳美人所居住的潘多拉星就是取景于张家界,除了景色特殊外,还让人产生微妙的联想:纳美人的坐骑“魅影”跟张家界附近苗族、土家族所崇拜的神鸟凤凰非常类似(附近就有一个凤凰古镇),而且他们也都信奉大地之母,主张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浓厚的母系社会色彩……,导演卡梅隆可说选对了地方。
但为什么想到老子呢?因为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和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老子其人及故乡虽然众说纷纭,但大家公认他是春秋或战国时代的楚国人,而《道德经》则是楚文化的代表作。本局(章)虽然寥寥数语,却很明显的属于母系社会文化。老子所说的“谷神”与“玄牝”都告诉我们,他认为雌性才是创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与主导者(天地根)。
就字面上来看,“谷”是溪谷,代表深邃、空寂;“神”是玄妙、神秘;“不死”表示生生不息;“谷神不死”意谓从深邃、空寂、神秘的某处爆发出创生宇宙万物的源源不绝的力量。但为什么老子会将它称为“玄牝”呢?因为在中国,“谷”原本就是雌性的象征,《大戴礼》就说:“丘陵为牡(雄性),溪谷为牝(雌性)。”晚近的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也指出,像容器般的山谷乃是子宫与女性的象征。有人更认为,最早出现在金文中的“道”字,看起来彷佛就是“胎儿分娩”的象形字。但我想我们也不必扯太远,老子的意思很清楚,他认为创生宇宙万物的“道”,乃是一种类似雌性生殖力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都颂赞与敬畏雌性的生殖力量,不少文化还认为宇宙万物就是从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秘“洞口”源源不断地喷出,而它通常被认为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道德经》里,就出现的次数来说,牝(五次)、雌(二次)、母(七次)等语汇也远比牡(二次)、雄(一次)、父(一次)要来得多,而且代表更重要的意义。这也表示老子的思想,特别是在和同代的诸子百家相较(譬如儒家),很明显地具有或依然保有浓厚的母系色彩。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或之前,这种色彩属于南方,也是楚文化的一个特征。老子的这些思想也许在反映这种地域性,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楚地亦盛行神鬼巫术之说,而《道德经》却完全摆脱了鬼神之说,不仅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而且还相当理性,我们可以说那是一种“母系的理性”,而这正是老子独特的地方。老子的强调“谷神不死”与歌颂“玄牝之门”,要抬举的显然不是它们不可思议的生殖力,而是它们所代表的源源不绝的创造力。
这在今天似乎显得特别有意义。《阿凡达》是西方人拍给西方人看的电影,当我们所在的星球和社会饱尝巧取豪夺(父系价值观)的恶果时,卡梅龙告诉西方人,在遥远的潘多拉星有一群纳美人,他们的母系社会价值观很可以给我们作参考。《道德经》是男人写给男人看的书,老子也提醒把社会弄得满目疮痍的男人,在遥远的春秋时代有过一种歌颂女性创造力的自然哲学,重新认识、亲近、奉行它,将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