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用科学反驳孟子(胡适)

标签:
青春胡适孟子科学励志 |
分类: 文化解碼 |
在演说中,他特别提到孟子所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是违反科学的……。
一九○六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一个十五岁的学生热爱知识,而且关心时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他是学校内很多学生社团像自治会、集益会、讲书会等的发起人或负责人,也当过班长。曾因班上一个同学被开除,他以班长的身分向校长提出抗议,结果被记大过一次。
有一次,他在自治会演说,题目是“论性”,他反驳孟子的性善主张,也不赞同荀子的性恶说,而认为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可善可恶”才是对的。他特别提到孟子所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是违反科学的――当时正在读英文版The Science Readers的他活学活用,在演说里指出,水的性质是保持水平,水会向下流是因受地心引力影响,而高地的蓄水塔则可让自来水管里的水向上流;如果人性像水,那么应该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所以孟子错了,最少是做了不恰当的比喻,王阳明说的才比较有道理。
这样的演说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而他也很得意,所以后来又以“慎独”及“交际之要素”等为题演说,将自己的思考心得与同学分享,并训练自己的口才。
他就是后来倡导新文学运动,并成为世界知名学者的胡适。胡适在澄衷学堂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却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使用“胡适”之名(他原名胡洪骍),而这个「适”就是来自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名言。当时的他深受严复所译《天演论》及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有着满腔想要“振衰起敝、救亡图存”的热血,他在澄衷学堂里的活跃,可以说就是这种热忱的表现。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敢公开反驳孟子,显示胡适对权威的无所畏惧,但如果因此而认为他鄙夷传统,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在当时的日记里,胡适不仅记载了那次演说,更在其他页面抄录很多他所读到的古圣先贤的名言警句,他是个认真看待并热心学习传统的学子,而对传统提出批判,正代表了他的认真与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