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新论】真善美:给生命一个丰华的意义

(2015-01-06 09:07:47)
标签:

论语

孔子

爱因斯坦

生命意义

真善美

分类: 笔记新观

 

  “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每个人的心底迟早都会浮现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存在找到目的,都想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但所谓““意义”或“目的”,其实都是人给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要赋予你的生命什么意义,全靠你自己,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

 

  有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满足自然所赋予的各种欲望。孔子早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篇)自然欲望的满足当然重要,但如果仅止于此,那跟动物似乎就没有两样。而且,它们所获得的快乐为时都相当短暂,你很快就会感到空虚,如果你想继续享乐,通常需要比上一次更大的刺激才能得到同样的快乐。这样的人生,只会让人越来越空虚,想要如此过一生的人应该不会太多。

 

  人在饮食男女之后,总会想再做些什么。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即使是局戏、下棋等活动,也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但不管做什么,重要的是要有所“用心”,从上学读书、上班工作到假日登山、礼佛、参加合唱团、打太极拳、研究昆虫等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形成了人在文明社会里的主要生活内容。如果这些活动能符合你的兴趣,又能发挥你的才艺,那你就会有愉悦的满足感,它们比感官的满足来得持久,而且能让你觉得有所成长、感到充实、获得某种尊严。

 

  但这显然也不是孔子想要的人生。当学生子路问他“人生的志愿”时,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表示孔子不以“独善其身”为满足,他还想要“兼济天下”,走出自我,将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群体中,有所用心与付出,让世人共享安和乐利的生活,这样才能使他的生命得到最丰富、最有价值与最大的意义。

 

  “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上面的三个答案或三种目的分别代表自我享乐、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它们有层次之分,越上层或越后面就会让人觉得生活越充实、人生越正面、而生命也越有意义。让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本身的目的――我把它称为‘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予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理想的是善、美、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指出:“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孔子不只想献身于社会,而且跟爱因斯坦一样在追求真善美。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人生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其中“志于道”代表求真(理),“据于德,依于仁”代表求善(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游于艺”代表求美。换句话说,孔子的理想人生跟爱因斯坦不仅殊途同归,而且说得似乎比他更具体而明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意义”,一定要有个“对象”,生命的意义就是要为自己生命的热情和能量找到可以投注的对象。对象也许也会因人而异,但不外人、事和理想这三大范畴,要让生命有意义,你就必须有人可以爱、有事可以做、有理想可以追寻。作家杨绛九十六岁时,在《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里自问自答:生命的意义或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练灵魂、完善自我”。答案看似空灵,意思其实差不多。一个人要如何修练灵魂、完善自我?爱人、做事和追寻理想正是主要的途径;而前面所说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必须落实在这三个项目上头。

 

  孔子则说得比较具体,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从这句话可知,成圣成仁是他一生追寻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爱亲人、爱学生、爱贤德长者、爱天下苍生;也做了很多事,包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地从事教育工作,周游列国寻找从政机会,藉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等等。虽然后来理想并没有充分实现(有的甚至还落空),但这完全无损于他的生命意义,因为他已为他的热情和能量找到了可以投注的对象,他的生命为他所爱的人、所做的事、所追寻的理想尽情燃烧,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世界。

 

  人异于禽兽的地方是人不自甘于本能欲望的满足,他会有理想,想要追求真善美、想要有更有意义的人生。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你要有理想可以追寻,有意义等待创造,就像美国诗人何梅斯说:“有所相信和有所热中,让生命值得活。”你相信什么又热中什么?你要以你的生命能量去爱什么人?做什么事?追寻什么理想?不只能赋予你生命的意义,更决定了你生命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