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指鹿为马赵高权威服从心理 |
分类: 历史与人性 |
在权威的影响下,有65%的人会违背良知,俯首听命。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阴谋篡位,想测试朝中大臣有多少人会听他摆布,一天上朝,他牵来一只鹿,对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二世一看,不禁笑说:“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但赵高却坚称那是一匹“千里马”,然后指着殿上众臣,说:“陛下如果不信,可以问问诸位大臣。”结果,多数大臣都附和赵高的说法,说那的确是一匹千里马。后来,赵高就利用机会除掉那些不听他摆布的人。
后世将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称为“指鹿为马”,但这个故事的重点应该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违背良知,跟着赵高“指鹿为马”。很多人认为秦二世朝廷的那些大臣是既懦弱又无耻,如果换成自己,那自己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家密格兰所做的“服从权威”实验也许能让你有不同的看法:
实验由心理学家(代表权威)、老师(受测者)和学生(实验者同伙)所组成,为了“研究处罚对学习的效果”,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当学生答错时,老师即按钮对学生施以电击处罚。电击量从15伏特依序增加到450伏特,共有30个按钮,学生每答错一题,老师就要增加他的电击量。
随着实验进行,受到电击的学生(在隔壁房间)会发出越来越痛苦的哀号,甚至拍击墙壁要求停止实验;如果老师因此显得犹豫,心理学家就会从旁施压,催促他继续按电钮。
如果你是实验里的老师,你会对学生电击到什么程度?密格兰以此询问大学生、中产阶级人士和精神科医师,绝大多数人都说在学生发生痛苦哀嚎的135伏特就会停止。
但实验显示,在心理学家的施压和催促下,有65%的人按下了最后一个,也就是450伏特电击的按钮!它清楚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冷气房里“想象”自己多有良知、勇敢和仁慈,和他在压力下的“真正”表现有着很大的差距,你对权威命令的服从程度比你想象的要严重许多。
西方心理学界用密格兰的实验来解释二次大战中纳粹集团对犹太人的屠杀,指出它并非一小撮“杀人魔”的变态行为,而是执行者在压力下对权威的盲目服从。相较之下,指鹿为马根本是小儿科,如果你身处其境,你很可能也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