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5月] 中国电影,肝儿疼

(2010-06-07 11:45:31)

都快端午了,才贴5月时评,新闻变旧闻,唉,咱杂志真的不能再拖期了。

[时评5月] <wbr>中国电影,肝儿疼

 

 
中国电影,肝儿疼
            

1 

奴家近来每每自问:奴家为什么要拍电影,是为了自娱自乐吗?是为了哗众取宠吗?是为了反对什么支持什么吗?是为了讽刺什么讴歌什么吗?是为了表达连自己也模糊的什么吗?是为了找寻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吗?是想问这个世界会好吗?是希望我们都死掉后,世界能变得更好吗?——潘金莲(的微博)

 

《无人区》这事儿,就快弄成罗生门了。还章回体。

一回说审查通不过,要大改;辟谣,说还在后期。

二回说片子黑得不行,导演忒自恋,导演没说什么,那胡说八道的就已先被群众殴于脚下,霎时民心大快;

三回又说狼来了,这次起哄的是媒体,一家日报(估计也是出于好心),言之凿凿,说“被枪毙了”。天下哗然,被毙?WK!《活着》、《鬼子来了》,杯具重演啊……等等,举目,四顾……天下依旧太平,什么动静没有。

圣经早就说过:有些事儿,你越打马赛克,群众看的越真亮。真在理儿。

据我所知,《无人区》这次的百转千回,它自己未来的命运且不说,连带很多正在运作的新项目(尤其小项目)都闻风而动,它们一边观望,一边不由自主拎起刀子,低头掂量起来——违反生活真实?人物太灰?故事色调太黑?该改就改,能CUTCUT!

真是草木皆兵。成语怎么讲?打不死的嘛都是吓死的。

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无人区》真被毙,那可不光是导演宁浩为他的类型片探索白交了学费,对整个电影热圈,肯定也是坏信号。如果可以简单地用“违反生活真实,人物太灰,故事色调太黑”就判决一个电影,免不了让人产生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不必要恐慌。长远看,反而于和谐不利。

其实罗不罗生门没关系,你痛痛快快给个结论,附带一个合理公正的解释,有何不可?一个电影而已……《南京南京》都放了,《无人区》还能更黑吗?

 

2 

有个神经病,不知从哪儿弄到把枪,他走进一条黑暗小胡同,迎面遇上个年轻人,神经病二话不说将其按倒在地,用枪指着他的头,问:“1+1=?”年轻人吓坏了,沉思许久回答:“等于2。”神经病毫不犹豫地开枪杀了他,然后把枪揣进怀里,冰冷地说了一句:你知道得也太多了!

 

《叶问2》挺煽,打完东洋鬼子打西洋鬼子,电影院里年轻人玩命鼓掌叫好,好像都从旧社会刚穿越来的一样。不是批评《叶问2》,这片子确实不错,作为一个大片(还是续集),它姿态压得低,制作没毛病,体现了品位与水准,我只诧异,一个香港导演居然有把握大陆观众民族主义情绪的敏锐!可后来冷静下来又一想,这个判断,似乎不准。

《叶问2》,与其说像《精武英雄》,不如说更像《洛奇4》,观众在最后的高潮拳赛里获得的共鸣,表面看是民族主义情绪释放,细推敲,其实还是戏剧张力本身带来的情感宣泄使然——所以如果哪个傻瓜投资人眼馋人家票房,玩投机,把新片的宝押在对民族情绪的煽风点火上,最后肯定玩得自己魂飞魄散——《叶问2》在情绪上尽可能压制,就是因为他小心翼翼计算,绝不让你慢慢鼓起来的情绪轻易宣泄,每到一处都点到即止,不断挠你痒痒,又不让你大笑,只把情绪攒到最后高潮全力释放,又快速收起。这其实就是戏剧的魅力。

但《叶问2》最厉害的,不是叶伟信的导演功课或甄子丹的低调耍酷,是盗版。印象里,还从没有过一个国产大片被盗版能引来这么强烈、广泛的关注与同情(要是《杜拉拉》这种电影被盗,窃以为,对观众倒是公平),当第一时间听有网友说要抵制《叶问2》的盗版,我有点感动——比看洪金宝被打还感动——因为它说明,真正好的电影,观众是尊重你的。

要知道,在中国这个盗版文化积重难返的社会与时代,观众还能有这种自发的觉悟,往大里说,中国电影何愁不兴?那个被盗版本后来我扫了一下,效果真的好,可见只要有利可图,中国人办事还是相当有根儿的。

 

3 

企鹅很无聊,于是想到北极去找北极熊玩­ 走啊走,走了很多年,快到了,突然想起来家里煤气没关好­ 于是返回,走啊走,又走了很多年,关好煤气,又出发,又走啊走,又走了好多年­ 好不容易来到了北极熊的门口,敲门:­ ——北极熊!出来玩!­ 北极熊:­ ——不玩。

 

听说看《三笑》,有人笑得尾巴都掉了。

湖南台发短信,说郭德纲舌战影评人啦,巨精彩。回家捧电视机看了半天,最后弄明白了,影评人跟郭德纲干仗,根本打不起来。郭德纲,江湖上飘的,那鼻子,得碰了多少灰才谙熟了各种潜规则,会当面跟影评人脸红?你说我电影拍的不是玩意儿,我不气,因为气不着,我又不是电影大师,我拍这个东西说好了是电影,说不好那是德云社吃饭的家伙事儿,道理跟相声一样,没人叫好,叫座也行。

这次真的是影评人自己拧巴了,跟郭德纲较劲,真没必要。

整晚上的节目,我看最可乐的是于谦老师,明显的,那脸上慢慢就挂不住了——你们影评人不带这么挤兑人的,我们不就拍一电影逗大家乐嘛,你不乐,有人乐,何苦批评地那么深沉,祖国大地幅员辽阔,干嘛单骂德云社啊?抢钱的又不单只我一家。逗哏的没跟你瞪眼,捧哏的不乐意了,你说这事儿多拧巴。

二天看报纸,大标题赫然写着:“从《三枪》到《三笑》,跨界毁了中国电影?”吓我一跳,心说:中国电影,不早毁了吗?

凭良心说,一个说相声的能不能拍电影?当然,毕竟全国解放都这么多年了。远的别说北野武,近的看看冯巩吧。冯巩喜剧(电影)现在好多人不爱提,其实大有营养,《埋伏》、《站直喽,别趴下、《没事偷着乐》、《心急吃不来热豆腐》、《别拿自己不当干部》……那个市井味道,不大点儿小片,生动、耐看、深入浅出,唯一不足是放在现在这个乱哄哄的中国市场,卖相差点儿,有被淹的危险。但你看日本市场,《寅次郎的故事》这路小人物系列拍了几十年都还卖座,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市场太臭?光惯着大片,不养小片?

郭德纲不好好说相声,跑来拍电影,单从我个人来看,养家糊口而已,无可厚非。但话说回来,郭老师您也是看周星驰长大的一代,再玩票,对自己的要求真得高点儿,够不着周星星,好赖也得求其上、得其中吧。

 

4

看《西风烈》预告片,很振奋,疑比《无人区》更狠、更硬,更具武侠气场。

之所以说到武侠,是因为武侠电影(及其变种)目前几乎是中国市场唯一可行的类型片,可行的意思是:安全,能赚大钱。这道理不用敲着脑壳也能想明白。《风声》搞谍战,《西风烈》又拿警匪探底,高群书对市场的探索,步子大,比较狠。相比之下,李蔚然《决战刹马镇》、乌尔善《刀剑笑》继续黑色喜剧之路,虽有诚意、新意,步子却小。

中国电影的曙光,不在《孔子》、《东风雨》这种傻大笨粗的伪大片,市场如能中兴,关键还是宁浩、高群书这批导演(真正具有商业片意识、肯对市场负责)现在弄的这些中型制作,只有这个级别的片子达到一定量和水准,稳托市场,超级大片才能更大更强,艺术小片儿才有可能遛缝而活。说到底,市场的口子还是需要撕开的再大些。

都走光那么多年了,中国,还有什么不敢露的呢?

 

 

    本月推荐外语片

 

《克洛伊》 美国、加拿大

这也许是个相对俗套的故事,但其叙述,却显得优雅,迷人的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银器一般的节奏。

 

麻烦中的女人 美国

把它当作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绝对是对女性的污蔑,这乃是一个昆汀口水电影的女性版本,她性感,但妙趣横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