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11月] 传奇的反光或者反击

(2008-10-28 23:25:41)
[时评11月] <wbr>传奇的反光或者反击
 
传奇的反光或者反击
 
文 老晃
 
 
                                              1
 
    秦始皇33年,始皇帝驾崩,胡亥登基,赵高矫诏,处死大将蒙恬。此时蒙恬部下陆沈康正驻守长城外,远征匈奴,得知蒙恬被杀,内心激愤不已,放弃追击匈奴,移师关内。
    一晚大雪不止,阻碍前行,大军不得已进入一游牧部落躲避暴雪。半夜,陆沈康房中地窖突然爬出一个女人,陆沈康问她为何不躲避,难道不怕被杀?女人说:“我男人刚死,我的灵魂已随他而去,我已经是个死人,死人还怕被杀吗?”女人的话令陆沈康产生强烈冲动,他不顾对方身上散发着浓烈尸臭,用刀胁迫她。起先女人用尽气力反抗,后来不知怎么,两人都失去了原有的伤害与抵抗,在漫天大雪之中,紧紧相拥。
    雪一直没停,军队在此驻留六天,陆沈康白天巡视军队,晚上就在房中,和这个失去丈夫和所有族人的女人厮守。第五天晚上,女人对陆沈康说,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了,我们部落有个诅咒——与异族男子结为夫妻超过六天,两人就要变成狼。陆沈康不管,还是将她拥进怀里。
    第六天夜里,雪终于停了。女人要陆沈康第二天一早悄悄开拔,不要惊扰她,陆沈康同意了。部队不停歇地奔驰在雪原,陆沈康领头疾驰,突然,部队停了下来,原来雪原上出现一股力量直冲天际,暴雪狂烈地吹打在战马身上,部队顿时大乱,一名侍卫惊呼:“有狼!狼在嚎叫。”陆沈康侧耳倾听,可他听到的却不是狼的嗥叫,而是那个女人凄厉的悲哭。
    陆沈康整顿军队,就地驻扎,当晚命令部下决不要打扰自己。深夜,他悄悄牵出坐骑,一路直奔早上出发的地方,他要再见她一面,然后在天亮前返回部队,但他,再也没有回来。人们只是发现,两头并行的狼,在雪地里失去了踪影。若干年后,长城之外闹起狼灾……
 
    大约十五年前,侯孝贤送给田壮壮一本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说,其中点名推荐一个故事,就是《狼灾记》。田壮壮当时即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他和编剧王川、武寒青一起反复讨论,并最终完成了电影剧本。但影片直到今年夏天才得以低调开拍,后传言汤唯可能出演女主角,引起媒体短暂关注,不过最终确定的人选却是Maggie Q。
    尽管我个人很希望田壮壮这次在不失个性的前提下,最好能让这部电影尽可能多赚钱(以确保今后我们能看到更多他的作品),但他老人家这么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给逗乐了。他是这么说的,“我想这部电影很难商业,因为再商业的电影到我这儿,最后都不商业了。”相比田壮壮拍的电影,我得承认我更喜欢他这种一贯的固执和坦率,那真的非常潇洒,且极为难能可贵。
    在我看来,《狼灾记》是一部久违了的真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从《蓝风筝》到《狼灾记》,反映的不仅仅是田壮壮个人创作上的心理变化,很可能也是整个时代审美需求的神秘变迁。一直以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此消彼长,对应着中国文化的某种潜藏规律,这种规律不仅和这个国家的经济生活相互勾连,更和整个时代的情绪休戚相关。当现实主义不能得到足够空间来生长,艺术家们便开始不自觉地向浪漫主义靠拢,无论《满城尽戴黄金甲》、《投名状》、《色戒》还是《画皮》,其实都在借助传奇来伸展现实主义力所不达的区域,而田壮壮的《狼灾记》,显然会走的更远,更纯粹一些。非常期待这部电影。
 
                                          2
 
   《画皮》在票房上是个奇迹,奇迹主要在于它好像没怎么费力就成了年度卖座大片——比起“张伟平时代”张艺谋武侠大片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的炒作,比起因树大招风而备受关注的《赤壁》,它低调得简直像个刚进城的乡下姑娘,一点儿也不敢乱撒野。但它至少给了院线经理们足够信心,这帮嗅觉敏锐的精明人给它安排了最好最充足的场次,为了节约时间,可怜的张靓颖女士总是没机会把片尾曲完整唱完,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还有那么一首歌。
    我对这部电影本身的价值持保留意见,它并不难看,但较少锋芒,宣扬的价值观也比较保守中庸,所以对那些声称被感动的人我无法不表示稍稍的怀疑。但我一直很喜欢陈嘉上,由他导演的电影能获得如此满意的票房和关注,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尽管这部电影远无法和他昔日的《野兽刑警》相提并论。差距在天壤之间。
    如今的观众已经普遍接受了电影不必过分尊重原著这件事(《赤壁》是个特例),但在《聊斋志异》里看过《画皮》这个故事的人肯定都知道,王生不是陈坤那个样子,此人自私、好色、胆小怕事,走在路上看到漂亮女孩,随随便便就带回家上床,偷偷摸摸好几天还乐此不疲,发现人家原来是个青面獠牙的女鬼之后又“大惧,兽伏而出”,根本没个男人样。最后,基本上是他那个牛逼不得了的老婆受尽了屈辱才把他捞回来,我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可信,非常市井,但绝对有感染力。
    电影当然不能这么拍,可是,为什么不能?电影《画皮》里最让人不爽的就是陈坤(王生),这个不敢逾越主流价值观半步的男人,只有在临死前才敢极小声地表达他对狐狸精的爱情,拜托,别活得那么没劲好不好?那个性感的春梦被剪掉是个不折不扣的败笔,王生的态度因此更显暧昧,全不像《野兽刑警》里那一票敢付出又敢担当的男人,我认为猥琐,并不值得同情。
    有些蠢货在讨论片子的时候喜欢问别人这样一个白痴问题,如果你是王生,你会选择谁,王夫人还是小唯?拜托,爱情从来不是选择题,只有生活才是。但《画皮》的成功却实在和这个蠢问题有关,王生选择了家庭,王夫人选择了丈夫,而小唯,为爱情牺牲了自己的修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期望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出了牺牲,也都被自己感动了,故事正好结束。可之后呢?我坏坏地想,王生和王夫人这两口子,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呦。
    我只能说,这样的时代,令人沮丧。不如去看《海角七号》。
 
                                           3
 
    如果说《画皮》的票房是个奇迹,那么《海角七号》的则是传奇。
    关于《海角七号》本刊另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多啰嗦,我想说说导演魏德圣的下一步作品或者说上一部作品:《赛德克·巴莱》。
    魏德圣当年想拍一部以“雾社事件”为背景的台湾电影,预计成本要两亿,就像罗德里格斯拍《罪恶之城》时遇到的处境一样,他先设法拍了五分钟样片,然后打算用它来筹集资金。罗德里格斯成功了,魏德圣却失败了,用他朋友们的话讲,功败垂成。
    为了拍这个五分钟的预告短片,魏德圣贷款两百万,样片如今在网络上可以在线看到,的确如网友们议论的那样,很像《最后一个莫西干人》或者《启示》,说它节奏明快、气势磅礴未免夸张,但风格确实很好莱坞。据说他拿着这个备受好评的样片四处去找企业家洽谈、想筹集资金,最后却只搞来四十万,不得已只好捐给慈善机构。可以想象,他非常愤怒,于是发出这样的慨叹:“为什么有钱人都没有梦,有梦的人却没有钱?”
   《海角七号》之后他有钱了,立刻着手实现昨日之梦。这次,他不再需要看企业家的脸色行事,他自己成了有钱人。
   《赛德克·巴莱》讲述发动“雾社事件”的赛德克族族长莫那鲁道的故事,因为台湾历史敏感,民族感情复杂,我完全能理解他最后只能从全台湾的企业家们口袋里掏出四十万这个凄惶现实,这不是个有保障的商业片题材。就好像陆川手里的《南京南京》,话题性强毫无疑问,但谁对它的商业性都把握不大。而且魏德圣本人对影片主题的解释也很让我困惑,他说这部片并不是讲抗日,乃是讲化解仇恨。他说:“一个信仰彩虹的部落,跟一个信仰的太阳的族群,彼此在战争的时候,他们忘记他们信仰的,其实是同一片天空。”这个解释非常美好,但奇怪而空洞,不是吗?
    考虑到在回答《海角七号》为什么赚钱这件事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怎么得到3亿票房)我真的不知道,我们需要有一个身分很清楚的电影,以《海角七号》来说,它的故事很简单,但它就是一个发生在台湾的故事,一个纯台湾的电影。”
    我认为,一个纯台湾的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商业上是非常冒险的,而《海角七号》的成功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复制性,更为冒险的是,一部“纯台湾的”表现原著民和日本殖民统治者关系的电影,将在海峡卷起多大的台风,恰恰和它能造成的影响力成正比。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2008年11月号《电影世界》,11月初上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