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发生了点变化。
首先是自由时间大大增加。从十月开始,儿子每周上五天晚自习,周六也要到校,在家时间大为减少,于是我便多出来许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除了照旧读书、码字、跑步外,看电影、学英语、徒步都可以安排上,还可以做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多出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固然是好事,但孩子每一天都忙忙碌碌,我与他交流沟通的时间也明显减少了。我似乎已经明确感受到他与家庭渐行渐远的脚步。孩子长大了,未来属于我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多吧,怎么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恐怕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事了。
更为关键的,是最近时常想要将生活心态稍加转变。决定一个人生活体验度的,往往并不是外在际遇,而是他怀有的心态——样样如意的人未必幸福指数高,而困厄之中的人可以活出他的幸福。每一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24小时,充实开心也好、烦愁忧虑也罢,日升月沉一天过去,生命中这24小时就永远地流逝了。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都是生命本身,要想活好一生,要以活好每一天为基础。“等到什么什么时候,我就能怎样怎样了”,然而要意识到那个时候的生活也许是更理想的生活,难道眼下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么?所以,也要尽力把眼下的每一天过好,忙碌时充实、闲散时惬意,新鲜经历是收获、与他人交流能受益,即使是最平淡无奇的一天,也可以自己来为之增添点开心的颜色。
受到《臣服实验》这本书的启示,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我们何不“臣服”于它的流向,不抗拒、不挣扎,索性顺流而下,看看河流会带着我们抵达何方。这个最终抵达的地方,未必不如我们挣扎着要去的地方差,还减省了一切不必要的纠结、焦灼、忧虑,减省了一切对未来的空想和恐惧。对于爱担心未来、总是纠缠于细枝末节想象的我来说,这种人生哲学真是太有用了、太解脱了。
如果更加想开点,人生与一场戴着面具的戏又有什么不同呢,所有人、所有事,不过是在一个大舞台上轮番上演的角色与情节而已,演出过后,连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戏演的好与不好,常跳出戏外来看看,就都一笑而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