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人的《长安三万里》

(2023-07-14 21:18:10)
分类: 我感故我在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以唐安史之乱前后为历史背景,以李白和高适的友谊为主线,讲述了两位诗人的人生故事。不谈家国情怀,不谈唐诗之盛,不谈画面之美,仅凭电影的故事情节就深深打动了我。

      最动人的当然是李高二人传奇般的友谊。电影中的李白是那么放浪形骸、无拘无束,而高适却是那么正统保守、木讷老实,然而正是这样鲜明的对比,使得二人相互暗自欣赏、赞叹,从内心将对方当做了最好的朋友。气质相投、惺惺相惜固然能够产生友谊,但由于被完全异于自己的气质所吸引而产生的仰慕与友情,却更加深沉,更能触及心灵。

      高适从一见到李白就被他吸引,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有个性风采的人。到后来他为李白沉溺于声色犬马而痛心,为他入赘豪门而扼腕,再到时隔多年再次听到李白的消息时力克内心之惊涛而不形于色……高适的友情是真挚的、深厚的。

      李白表面上似乎并不那么在意高适,他云游四方、说走就走、且行且吟,今朝有酒今朝醉,满口戏谑,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他的心似乎也不会为了哪一个人停留。正因为此,他袒露内心的瞬间才如同一记重锤,更加能够撼人心魄。两人第一次分别,他看上去不经意的一句话,一定直击高适内心,给他莫大的激励,让他铭记一生——:“你的胸中锦绣,一定有脱口而出的一天!”直到他们认识多年之后,偶然间他才向高适透露,《侠客行》中“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句子就是照着高适的样子写的。我不是高适,却也为这个情节而激动不已。他为故去的好友吴指南极尽悲痛,向大家宣称高适是他最好的朋友……李白的友情是洒脱的、纯粹的。

      再后来,李白想借入赘豪门而求取功名的路径没走通,想遁入道门寻仙求道也遭遇了失败,这时电影中的他已体态臃肿、面有老态、气力不济,失去了年轻时的万丈豪情,相扑场上也早已不是高适的对手。看到这样的李白,谁能不悲伤、叹惋?而他能做的,只有借酒消愁——没想到我曾经最爱的《将进酒》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极致绚烂的动画、超脱现实的幻境、忘却一切的沉醉、驰骋天地的自由……更衬托出李白无以排解的苦闷,只因反复回响的那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影片至此,超越了对二人友情的刻画,进入了对人生逆旅的探讨。李白空怀一身才情难以施展抱负,一定在许多观众心中引发了震动,使我们回想起曾经年轻的自己,也有一腔豪情、一番志向,而不知从何时起,这豪情与志向都消散不见了踪影,只留下这副不再年轻的皮囊。我们早已向现实妥协,曾经旺盛的心力如同游丝一般难以再度聚起。

      而反观高适,靠着一腔报国的忠心和一身功夫,几经蹉跎、百折不回,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路径,大器晚成,做到了大将军、节度使,成为唐朝著名诗人中功名最高的。也许可以使李白感到一点慰藉的是,他的某些特质影响了高适,协助了高适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