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定学弟的庾信研究

(2012-09-11 08:13: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著作

吉定学弟的庾信研究

 曹 

 

吉定学弟的庾信研究


  庾信是南北朝结束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是一个南北文化、南北文学、南北诗学的使者、交融家和集大成的人。

  在庾信之前,南北诗歌像两条河流。南水柔橹清歌,北水垅头幽咽;南朝诗歌绮丽,词采、思绪如翔禽之有羽毛、衣被之有绡縠;北朝则山川般地质朴、大漠般地原始,各呈风貌,各走道路,而庾信则是一条横跨南北的港湾,拦住它们的去路;南水北水,都在庾信的诗里合流。

  说不清庾信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庾信“失去了”,又“得到了”;“得到了”,又“失去了”。这使庾信诗歌变得沉重,家国之难、身世之悲、南朝时积累的诗歌艺术技巧、北朝产生的失路之感、羁臣之恨、乡关之思,赋予庾信诗歌兼具南北的风格,既有南朝诗歌的绮丽清新,又有北朝诗歌壮气爱奇的俊逸;即既具阴柔的美学,又兼阳刚的美学。

  自东晋以来,阴柔和阳刚美学各自发展的情况,至庾信结束;东晋以来,南北诗歌分流的情况,至庾信结束;东晋以来,南北诗歌风格不兼容的情况,至庾信结束。

庾信,是一个高高地坐在南北文化交流和向隋唐诗歌演进坐标上的重要诗人,是律绝诗、律赋、四六文的定型者。文学史有了庾信,加上徐陵、薛道衡等人伴随,登城远望,唐诗就是不远处的一片江山。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老杜是充分认识到庾信的文学成就和风格意义的人。

 

  作为一个收束六朝,开启唐代诗学的重要诗人。对庾信的研究,从庾信同时代就开始了,一千四百多年,毁誉不一,常研常新,这就是庾信文学的魅力所在。

  近几十年来,庾信更成了研究的热点。一批研究者作了大量基础工作,对作者的生平、仕历、作品年代、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集注、选本、考证、批评、论说、创作等方面。

  研究者如李详、陈寅恪、高步瀛、饶宗颐、曹道衡、刘文忠、许逸民、鲁同群、葛晓音、钟优民等先生,都有研究论文或笺注。

  近20年来,研究庾信的论文有160篇。与庾信研究相关的学术专著、文学史著作有几十部。如刘文忠的《鲍照与庾信》、钟忧民的《望乡诗人庾信》、鲁同群的《庾信传论》、张翥、曹盟的《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林怡的《庾信研究》等。此外有谭正璧、纪馥华的《庾信诗赋选》(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舒宝璋的《庾信选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许逸民的《庾信诗文选译》等。

  其中,许逸民点校的《庾子山集注》堪称精品;而鲁同群的《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刘文忠的《庾信前期作品考辩》,这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史》第十九辑和第二十七辑,为庾信研究提供了足资依据的基础,推动了庾信研究的深化。

与大陆学者一样,台湾学者对庾信研究也充满了关注,成果颇丰。据洪顺隆教授主编的《中  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日本兴膳宏著有《望乡诗人——庾信》(谭继山译,台北万象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矢嶋美都子出版过《庾信研究》。韩国学者李国熙著《庾信后期文学中乡关之思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西方学者对庾信也有一些研究。如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葛克成(WilliamT.Granham,jr)就研究过《哀江南赋》并将其译成英文。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成果中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乡关之思的问题、前后期作品的写作年代考辩、庾信的心态、创作主题、作品艺术性等问题。

  80 年代以后,以庾信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也有十几位,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4年文史哲出版社出版许东海的硕士论文《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徐宝余的《庾信研究》,就是他在北大跟随袁行霈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

  但由于庾信处于南北朝时期的复杂性,还有一些关于庾信生平、创作、交游、在文学史的地位、影响等研究,都还存有一些不足。

                              

  吉定学弟敏而好学,敏而好奇,文字好,基本功扎实,进校前,就在《文学遗产》上发表过两篇关于庾信的论文,引起了同仁的关注与好评。进校以后,决定以庾信研究为题,并在《民族文学研究》上又发表一篇相关论文。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吉定学弟对庾信及其作品没有做全面论述,而是学界已有定论的问题尽量不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已言之,我即不言;人无言及,我则论述。作者力求自己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即运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力求解决有关庾信的基本问题。

  在这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吉定学弟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庾信研究》,又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上海古籍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学术专著《庾信研究》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我以为本书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第一是对庾信生平仕历的研究。特别是对前人未多涉猎的庾信家世、与梁帝王关系、出使东魏、侯景之乱等问题,作了深层的探究;对庾信入北后的仕历,作了梳理,其中对庾信由西魏入北周的前期八年生活的研究,在学术上有明显突破。其论述的主要依据,不仅是历史文献,还有庾信及其同时代作家作品中的材料,联系当时北周政治、外交、文化策略和活动,综合文学创作等情况,外证、内证相结合,得出中肯的结论。

  第二是对庾信文学主题的研究。其创新意义在于,作者不囿于传统单一的乡关之思说,而是提出了乡关之思、隐逸之念、秋景之悲三元主题说。这样的分析更契合庾信创作本身。

第三是论庾信诗赋艺术的创新。文中运用中西结合的原始意象理论,剖析庾信作品的秋意象的类别有枯树、秋鸟、秋云、秋日、秋花秋草等秋意象、秋天小园意象;其次,运用文艺美学理论,阐释庾信作品的意境美;最后,从庾信作品的体制、题材、立意、语言创新的视角切入,论述了庾信的艺术创新所在。这些研究对庾信清新老成诗风的准确剖析,有了助推力,看点不少,卖点也不少。

  第四是对庾信文学思想的研究。归纳为抒写真情、表达悲情、追求言高意远、追求文气四个方面。在庾信研究中,具有理论创新和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意义。这一角度,不仅能启迪人们从深层了解庾信,而且还能帮助人们从新角度看问题。

  第五是对庾信交游的考证:如徐报考、周公考、李昶考,这三篇考证,开口小,挖掘深,对庾信生平、仕历、作品系年等研究意义极大。因为它们解决了几个在学术界长期困扰人们,不得真解的问题。

  第六是对庾信接受史的阐述,这是庾信研究的新视角。如北周宇文逌的《庾信集序》,是庾信研究第一手资料,对庾信的生平、创作、思想和交游作了全真性记录,最具权威性。如初唐史学家令狐德棻论庾信是辞赋之罪人,学术界长期存在误解,其实,令狐氏这一结论仅指庾信前期作品,而对庾信的后期作品,令狐评价颇高,具有客观性,此点为学界长期忽略。这些,都是这本博士论文的新创获。

                        

  论文运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考论并举,宏观微观结合,资料翔实,考据有说服力。除了对庾信生平仕历和文学成就的考述外,尤对庾信文学作品的多元主題,艺术创新与审美情趣和文学观,也作了深度阐述。探幽索微,宏观勾勒,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做到信而有征,角度新颖,多有新见,显示了作者有较高的评论与鉴赏能力。这些,都是这本博士论文的特点。

  我特别想指出的是,本论文最艰苦,最见功力的地方,是她对庾信疑难问题的研究。因为疑难,所以要研究;因为疑难,所以难以研究;因为难研究,所以有价值。

这些疑难问题许多是围绕庾信外围的历史史实,必须弄清楚。具体解决的时候,化了很大的力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学风。如徐报考、周公考、李昶及其作品考,皆发人之所未发,不仅有以诗证史的价值,而且去伪存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吉定学弟爱笑,每说三句话,就会笑一次;有时说一句,笑一次,笑的声音很响;别人听她的笑声,会感觉到她的笑声中有一种“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其实她自己未必有这种带傲气的自信。

  她性格豪爽,好侠义,能剧谈,尤其是对学术问题,不弄清楚不罢休。为了帮助同学讨论,她经常半夜十二点钟敲同学寝室的门,找同学交谈,明明助人为乐,但同学们不领情,都说要睡觉,吃不消;无奈她缠住不放,一直讨论到凌晨,解决问题才罢休,这使同学们获益良多。所以,不少同学都说,三年来,她们最怕吉定半夜三更来敲门,又最爱吉定半夜三更来敲门。

  惟有背诵古诗词是吉定的弱项,我每每布置要背诗,连教授、副教授学生也不能“豁免”,弄得她叫苦连天。

  除了背诵,我们的课堂讨论,就像陶渊明在“南村”里和别人谈话,为人有素心,相见无杂言;桑麻论长短,学术有是非。这些,都成了大家永远的回忆。

  现在,她所在的南通大学,在周建忠校长的领导下,非常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吉定回到南通大学,最近已经评上教授。评上教授只是事物的形式,如鱼得水的研究才是内容。

  如今,这本博士论文孩子般地问世,谨献上我祝福的红斗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