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無錫杜蘭亭先生,字水因,九十詩翁也。一生嗜好,唯在詩詞。兼及古近體,尤擅長短句,所作絕美,格清調雅。居飲河軒,因以名集。
飲河軒詩詞稿有正編、續編、補遺。起於丁卯(1927),迄于丁丑(1997),度越甲子,橫貫世紀,至今七十餘年。七十年春花秋月,風雨雞鳴,浩茫心鴻,皆傾詩箋,入于集中。故其集也,閱世既廣,境界亦大,感慨遂深。其身之所歴,情之所鍾,筆之所涉,種種心路歷程,後人不妨作一段詩史讀。
二
人有幸與不幸,詩有工與不工,二美難並,自古已然。觀水因先生一生顛簸,坎坷不遇,空抱奇才,發憤於詩。此人所以窮途多舛,詩所以戛戛獨造,亦即杜陵所謂文章憎命達,清人所謂江山不幸詩人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者。
三
飲河軒詩植根少陵、義山,取法唐、宋諸賢,尤服膺坡公、山谷,心慕手追,其窺也廣,其涉也博。況值國家多艱,民族存亡之際,上感國變,中傷種族,下念生民,歌哭無端,字字情真。故其詩如赤子而哀樂過人。
四
飲河軒詩老境渾成,骨氣翩翩。歌行之外,尤擅七律。然諸如幾日有花能對酒,今宵無月卻宜詩;偶成短句渾難憶,待覓南柯莫浪催;友情有腳來千里,詩債無端集一身,則又天真爛漫,令人解頤。蓋九十詩翁,隨手塗抹,直似童趣。
五
余讀飲河軒,最喜集中小詩,如晝眠起云:小病晝眠清夢短,衰年詩作挽章多。起來欲就秋陽暖,又聽西風撼綠柯。老病、秋陽,清夢、綠柯,兩組意象,自謂少兼枯澀見清新者。遂以秋陽之情,清夢之句,向西風說人生感受。
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義山句也;淚干蠟炬焦心死,絲盡春蠶化蝶歸,水因先生句也。義山深情綿邈,言身不死,情不滅,此生唯有絲盡、淚幹而已矣;水因先生謂身死情亦不滅,誓更貞於義山。春蠶化蝶句,別抒懷抱。可知此詩,非唯奪胎義山,翻空出奇,亦性情中人說性情中語耳。
七
昔王靜安論詩,謂妙處唯在不隔。飲河軒喜巨瀾書至:相憶萬千言,相違千萬裏。顫手莫開緘,拆損平安字。留婦詩云:今宵春冷且遲遲,明夜還須學小詩。留汝三天天定許,清明後日雨絲絲。叮嚀語,家常事,兒女情,其景歷歷,宛在目前,是謂不隔。
八
集中悼亡詞甚夥,至如《高陽臺》肇亡、《洞仙歌》醒時如醉、《臨江仙》花燭鴛帷如昨日、《漁家傲》風景如前人世異、《沁園春》過永興巷外舅故宅,及《鷓鴣天》、《臨江仙》紀夢數十首,悼念亡妻,風情欲絕,掩卷而泣,不能卒讀。人世夫妻,亦如同林之鳥,夢後分飛,不留蹤迹。此中情愫,覺潘岳詞費,元稹矯情,晚近諸家,雖蕙風之真摯沈痛,不能過之。
九
表弟祝三泉遠來詩:一見呼名字,相驚老幾何?客來千裏外,話到少年多。齒落尚能飯,鬢衰殊未皤。外家唯汝在,莫惜醉顔酡。當與司空文明、李君虞、盧允言宿別諸詩相頡頏。齒落尚能飯,鬢衰殊未皤。平和沖淡,輒見深情。何遽不若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耶。
十
歡愉之詞難工,故人畏節令祝禱詩。而飲河軒於此,最爲擅場,非唯閱世,亦善體會生命者也。至如春回遂欲寄新詩,天地暄妍動遠思。案上仍多無益事,夢中猶見少年時。頻來舊恙如親友,幸得寬閑禮佛慈。老境自嫌還自喜,定知清況更怡怡。詩至於老極,絢爛終歸平淡。遂覺少陵之言老病詩,爲中年人作垂垂翁語。
十一
《鷓鴣天》歲除云:插了梅花便掩關,追逋得句又重刪。歲除燈燭閑方好,老去篇章韻最難。《浣溪紗》云:天教耄耋作詩囚。情至癡而囚於詩,此境界人生不易得。
十二
飲河軒稿,有憂生之作,憂世之作,憂人憂己之作,逃禪學佛之作。然其詩悵婉,真摯沈痛,篇篇有情。余謂:情癡二字,實爲集中詩品之寫照,亦飲河軒主人一生之小影。
丁丑端午節前一日
於上海師大夢雨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