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记硬背促使孩子“腹有诗书”的自信

(2025-09-27 16:12:17)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死记硬背促使孩子“腹有诗书”的自信

李晓东

 

“死记硬背”,是指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用记忆力一味死板地背诵书的内容。即:反复阅读、死板记忆,最终一问三不知。

生活中许多家长都反对孩子死记硬背,认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作为知识存在孩子的记忆里。而死记硬背不过是读书、读死书,最终导致孩子成为什么学识也不懂,只会背顺口溜的“书呆子”。其实。那种“先记简单的再记难的”、“先理解再记忆”的观点,是针对成人的教育方式,是把成人的思考方法强加给了儿童。

上述观点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是总体来看,这种观点有其片面性。因为,通过反复阅读和默写来记住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也有其优点:可以快速记住大量的知识,尤其适用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考验记忆的学科。如:语言词汇、历史事件、数理化学科的公式等。此外,死记硬背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因为考试通常需要学生准确而快速地写出答题的产分点。

实践证明,所有的孩子都擅长记忆复杂的知识,擅长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已经证明是培养孩子成为神童的有效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左脑的语言性记忆与右脑不同。右脑中具有另一种被称做“图像记忆”的记忆,这种记忆可以使只看过一次的事物像照片一样印在脑子里。这种右脑记忆一旦得到开发,即使学习不好的孩子也可以变成记忆力优秀的孩子,并因此变得“聪明”起来。

 

据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教授回忆,一天,他向著名企业家井深大先生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井深大先生回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即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反复背诵即可”。加藤荣他的《天才满世界》一书中写到:“通过不求理解的‘素读’和死记硬背会培养出天才实际上,儿童时期的确擅长记复杂的东西,擅长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有人统计,二战前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10人,他们小时候都有过这种‘素读’的学习。其中汤川秀树先生是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死记硬背的训练了。那时候他不仅背诵了《论语》、《孟子》,还背诵了课程没有安排的《庄子》。这也是后来他学量子力学时,能够一下子就理解了量子力学的论述,而其它人却无法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背诵了《庄子》。”

也许会有家长对让孩子死记硬背提出疑问:“天天背诵《唐诗三百首》有意义吗?” 对3~4岁的小孩子来说,的确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可是等他到了中学、大学或者成年人时,那就不一样了。到那时无论写作文还是演讲,他会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他的表现会令所有同龄人羡慕不已。

年轻人一旦成年之后,再想背诵那些唐诗宋词或者是经典古文,那已经难上加难了,因为你已经错过了记忆力的黄金期。由此我们可以认定:“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在学龄前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会使孩子终生受益。而一旦错过孩子这段记忆的黄金期,无论你再怎样勤奋刻苦,都不会再取得明显的记忆效果。  

 

我们古代才华横溢的苏轼,小时候也是靠死记硬背大量古诗词,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的;著名文学家茅盾在背诵了《红楼梦》后,才写出了《子夜》国学大师梁实秋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当年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为我们选读了《古文观止》和《古文释义》里面的经典作品,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并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熟练背诵了古文,也认识了古文文法的要义,还体会了摅词、练句的奥妙;南怀瑾在《南怀瑾讲演录》一书中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一定要会背下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

         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我国有两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机械记忆也不会束缚一个人的创造力。有人曾经问著名作词家佐藤八郎先生:“您的诗的确是太好了。为什么您总能写出好诗呢?”他回答说:“因为我记得很多诗,能够背下来的有5000首左右。知道大致内容的有50000首吧。这些诗都装在我脑子里。在我写诗时它们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能够写出好的诗来。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我就写不出好诗。”

由此可见,死记硬背是培养“天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培养一个神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多读书、多背诵。这既是储蓄“知识”,也是培养超人的记忆力。而记忆力正是一个人最需要的能力。

          总而言之,让孩子大量的背诵,即使死记硬背,也会受益无穷,这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有效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