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拜师的故事
(2025-07-31 10:51:42)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写尽八缸水”
中耀
凡是练过毛笔字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柳公权大名的,因为练字开始多是先临摹他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字帖。
柳公权是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西安)人,从五岁开始学书法,但他不太用功。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甚至还因为学书法打骂过他。后来,他才渐渐地知道用功,于是有了很大进步,可是这时的他又有点骄傲起来。
他12岁那年,村里在老槐树下组织了一次书法比赛。平日里,柳公权的字就一直写得特别好,因此他自以为一定能出人头地稳拿第一。于是,他研好墨,铺好纸,写下心中早已想好的10个字“会写飞凤鼎,敢在人前夸”。他的字写得工整、流畅且运笔有力,比别的孩子明显高出一筹。写完后,他独自端详并自我欣赏到陶醉。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放下挑子走近欣赏,柳公权自鸣得意地问老人:“老爷爷,您看我这字咋样?”他满以为老人会夸他的字写得好。可老人看了他的字,心想:这孩子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是他太骄傲了。我若夸他,反倒会增加他骄傲的毛病,就没有出声。
“怎么样老爷爷?我的字写得不好吗?”柳公权得意洋洋地故意询问老人。
“你的字写倒是不错,只是还有些欠工夫,更不能说‘敢在人前夸’”老爷爷还是没有夸他。
柳公权有些不高兴地说:“老爷爷,请您写上几个字让我学学!”
卖豆腐的老人笑着说:“我可不会写,我是个粗人,我就会卖豆腐。不过我东南西北到处跑,觉得天外有天,楼外有楼。我见过一个用脚写字的人,字写的那叫好,所以很多人都夸他……”
柳公权赶紧问:“还有用脚写字的人?他住在哪?”老人就把那人介绍了一番,告诉他那人就住在华原城里。第二天柳公权起了个大早,带上一些干粮就去拜访那人。他想看看用脚写字的这种怪事,也想看看他的字好在那里?
来到城里,他按卖豆腐老人说的地址找去。大老远的就看见一根旗杆上挂着一条布幌,上面写着“字画汤”,布幌下面围了许多的人。他凑上前去,只见一个没有双臂又黑又瘦的老头,用一只脚踩着纸,另一只脚夹着笔正在写字。
没有手的他,只能用脚来写字。老人的字写得十分潇洒、流畅,好似龙飞凤舞。他的身边还有一些他的绘画作品,画得也很好,可见他的绘画技艺也很高明。围观的人不断点头称赞……
小公权欣赏了一阵后,十分佩服老人,同时感到自己说的“敢在人前夸”实在是无知,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待人稍稍少了一点,他上前对着老人跪倒,磕了一个头,诚恳地说:“老爷爷,您收下我做徒弟吧!我要跟您学书法。”
“字画汤”愣了,从问他是哪儿来的?为啥要学书法?
柳公权一五一十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最后说:“老爷爷,您就收下我这个徒弟吧,我一定好好学。”
“字画汤”停顿了一会儿,让他现场写了几个字。老头一看,这孩子的字写得还真有些功夫。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还给他讲了一些写字的道理,最后又给他写了几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众家长,方有龙凤飞。”老人还给他讲了这四句话的涵义:“学书法一定要下功夫,不能写写停停。当年王義之教儿子王献之学写字,要求他写完八缸水。儿子后来下大功夫努力练书法,最后才终于学成了。”
老人还告诉小公权:“我家外面也有半亩涝池,我经常到那里涮笔墨。五十多年来,涝池的水都变黑了。我就是靠如此勤奋刻苦地练习,如今才有了点眉目。”还有,“写字要虚心地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才能有自己的风骨……”
柳公权明白了学习书法的秘诀,向老师磕头道谢后表示:“待回家下功夫练字,以后再来请教老师”。柳公权回家后,每天虚心、踏实认真地勤奋练字,学了王義之又学颜真卿,再学欧阳询……后来他又创造了自己风格独特的柳体,终于成为一位书法大家。
柳公权不仅字好,还会写诗做文章,中过进士,在朝廷中当过翰林院侍书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师……他博通经书,忠直敢谏,是受人尊敬的学者,只可惜他的诗文作品都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