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浅草寺”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浅草寺”
李晓东
在日本的东京都,有一座名叫浅草寺的古老寺庙,至今已有约千余年的历史。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和信徒。
相传,1400年前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一带捕鱼,偶然捞到了一个只有5.5厘米很小的观音金像。他们认为,这枚观音金像会给他们的出海带来安全保障,同时也会给他们捕鱼带来丰收的好运。于是,附近的许多人家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观音金像,这就是今天“浅草寺”最初的来历。



“浅草寺”的大门叫“雷门”,其正门入口处的两侧耸立着4公尺高的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左右护法,这便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神灵。
这座“雷门”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其门前悬挂的那盏红色灯笼大得出奇,而且气势恢宏。其直径达3.4米,高4米,重达670公斤。游客只要走进浅草寺,远远地即可清晰地看见赫然醒目的两个大字“雷门”。其字体是黑地白边的黑体字,几乎把一个大红灯笼的前脸满满地遮住。这个巨大的灯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在这里围观。人们无不好奇地围在灯笼的四周欣赏观看,久久不愿离去。还有许多人站在这里与灯笼合影留念,我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位。
走下“浅草寺”的台阶,站在远处拍摄“浅草寺”,可以将西南角高耸的“五重塔”收进画面里。这帧近景“浅草寺”,远景“五重塔”的合影,不仅使画面产生了较强的层次感,还表现了很好的景深。
眼见两排长长的排队在按顺序走进正殿拜佛求签,我感叹日本人有序排队的自觉性。不仅在宗教场所或拜佛求签他们才排队,即使在商店购物交款,在小餐馆门口等候就餐,或者乘坐地铁公交车,他们都会自觉排队。这种自觉排队的做法,显得日本人讲文明、懂礼貌、有礼仪。



给我留下的第二个印象是,拜佛求签者都表现得特别虔诚。即使在排队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停的祷告或在心里默念。他们不像国内的拜佛者,或者谈笑风生闲聊,或者肆无忌惮地交流些题外话。长长的排队人流,并没有影响他们拜佛求签急躁的心情,而是迈着缓慢的步子朝着观音堂慢慢走去。似乎排队等待时间越长,心里的祈愿才越容易实现。很显然,排队者多数是日本人,而不是来自外国的游客,这一点从他们的衣着和说话就可以辨得出来。如果细看,你还会发现他们中有许多人两眼微闭、双手合十,双唇微动,仿佛在默默祈祷或者在心里虔诚地向佛祖祷告,以便获取观世音的保佑。
浅草寺的古建筑风格,有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这里的建筑物是我观光过的日本寺庙建筑中,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群。我们走过仲见世街,就来到了宝藏门,它是通往浅草寺本堂的重要通道。宝藏门上装饰着精致的雕刻,展示了日本古老的艺术水平。穿过宝藏门,就是浅草寺的主殿——本堂。本堂的建筑非常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屋顶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本堂内供奉着观音像,每天都有许多信徒前来参拜祈福。走进本堂,里面弥漫着淡淡的香火气,让人感到内心格外平静。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双手合十扣手祷告。
令人好奇的是,我看到在宝藏门的两侧各悬挂着一只巨大的草鞋。其鞋长约有5米多;鞋宽也接近2米。据说,一只大草鞋的重量就多达500公斤。是用稻草编织、再用麻绳加固、手工编织而成。其实,在日本不仅是浅草寺悬挂大草鞋。在奈良的东大寺和福井的永平寺等寺庙,也都悬挂有大草鞋。
浅草寺的周围还有一些小花园,里面的花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人们在春天的花海里,欣赏那些绿色的植物和脚下的草坪,让人的视觉顿时清凉起来。我急忙打开手机,匆忙地给老伴抓拍抢镜头。
在浅草寺的一角,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许愿池。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里面有好多硬币。我也掏出一枚硬币,闭上眼睛,许了个然后把硬币轻轻抛进了池子里。看着硬币在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充满了期待。
春天的浅草寺,春光明媚,幽静怡人,花红草绿,蝴蝶飞舞。我走遍浅草寺的每一处,我看到的都是满眼的绿色,满眼的樱花和满眼的安逸。于是,我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心中积累多日的忧虑和压力,一时间即烟消云散了。还有那寺钟时不时的一声鸣响,会把人的思绪瞬间便穿越到那久远的年代。
我在浅草寺逛了一圈,觉得这里的建筑物是我观光过的许多日本寺庙建筑中最美丽最壮观的一处。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传统的文化之旅。因为这里既有浓郁宗教信仰的寺庙,又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商业街。
浅草寺就像是日本一个小小的窗口,这里展现了日本的历史、宗教、文化和民俗。我觉得,不管是谁来过这里,都会被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感染、所吸引,所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