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抄写的孔子言论

(2025-05-26 22:10:51)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父亲的随笔

父亲抄写的孔子言论

孔子,乃儒家文化导师,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可以了解儒家思想,共赏博大精深的儒家智慧。论仁、论孝、论君子之原文,皆可见于儒家经典《论语》之中。以下便是相关的原文及释义:

下面第一页的文字,都是父亲抄写下来的孔子言论,可见父亲对孔子观点的十分赞同。其余的文字,都是我顺便抄写下来的。

为了理解这些观点,我上百度查询到了释义的文字,于是将原文和释义的文字放在一起,便于阅读和理解。

关于孔子的言论,父亲还抄写了许多。但是由于到百度去查原文需要大量时间,受时间的限制我就没有继续去查找原文和释义,只好打字到此。

论仁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释义: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逸。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不论环境好坏都能行仁,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有利也能够实行仁道。”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子以四教”出自《论语·述而》,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导学生。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释义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其中,“文”指文献典籍知识,“行”强调实践所学,“忠”要求尽心待人,“信”注重信守承诺。这“四教”体现了儒家教育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理念,对后世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义:孔子说:“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离开了仁道,又怎称得上是君子?君子即使在极短的时间之间也不会违背仁道,匆忙的时候都是一样,困顿的时候都是一样紧守仁道。”

论孝

原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释义: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释义: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担心,那就是孝。”

论君子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去改正。”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义:孔子说:“君子心中只知道道义,小人心中只知道利益。”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义:孔子说:“君子心境坦白舒泰、光明磊落,小人则经常忧虑不安。”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释义: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小人则相反。”

此皆《论语》中对于仁、孝、君子之论述,愿诸君细细品味,身体力行,以臻至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