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让我在市中心医院被宰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艺术健康军事财经理论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世象杂谈 |
(我与病魔的一场熬战)
李晓东
下图是我患病后的惨状:


突遭病魔的偷袭
一组“组合拳”将我瞬间击倒
室外散步回来后病情没有好转,于是。闲着无事的我坐到电脑前写作。下午五点多钟,我忽然暴发强烈的上吐下泻,由于我一天没吃东西,所以我既没有拉出多少,也仅仅吐出了一点水而已。如此反复多次,折腾的我已浑身疲软不得不瘫上。
老伴观察到我当时身体已经脱水,为给我补水,她特意给我温热的开水喝,结果没用不多久也随之吐出。这时的我只觉得天旋地转。老伴给我测量体温,竟然找不到温了。找了半天,才在温计的末端发现我的体温已经高达39.9。于是她手忙脚乱地把我扶到小区诊所要求输液,诊所的医生看我如此高热不敢接诊,因为高热患者被疑为新冠疑似病例,必须到市中心医院统一就诊。
12月28日20:00时,生怕耽误了病情的老伴赶紧找来亲属扶持我赶往市医院的急诊室。医生一听说我是高热患者,立刻又将我转至发热门诊。在这里,医生为我做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肺部 CT及血常规尿常规各种检测。
被组合拳击中的后果
一是高烧不退。从家里到医院时,我的体温已经高39.9,到达医院高热病房时,仍然高达39.7;
三是神志不清。从家里去医院时,我就已陷入了昏迷状态。我不知道曾经去过小区诊所、不知道有人架着我坐车上医院,也不知道在发热门诊进行了核酸检测、肺部 CT及血常规尿常规各种检测。可以说,我已经意识模糊,脱水严重。
仅有的救治措施
在开原市中心医院对我的全部抢救措施只有以下两项:
1.口服一片扑热息痛片;
2.输液一瓶阿奇霉素。
本来我已经一整天滴水未进,而且高烧39.9之高,血压又极低(62/46mmHg)。血压如此之低,导致当时的我已经是头晕目眩、胃部堵胀、有气无力、甚至连说话都勉强。本来医生应当给我采取一些措施,或者及时给我服药为我升压,才是唯一正确的治疗方案。其次,还应当及时为我补水补盐。然而,上述两项抢救措施医生根本未给予考虑。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急忙找大夫要求赶紧对症治疗。医生的回答不近人情而且违背医疗原则,他表示:需要继续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只有酸检测结为果阴性时,才能给患者做进一步治疗。按照医生的观点,首先是不管我的死活,面对我已高烧近40,也不管我的血压已经低到正常人血压的一半,反正核酸检测结果没出来之前,对我的一切症状均置之不理。试想,这期间如果我的生命真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作为开原市的中心医院,作为一个有资质的临床医生,难道连这么简单的医疗常识都不懂吗?
好在老伴略懂医疗常识,她知道高烧39.9再不喝水,会因为体内缺水而导致酸中毒。因此,她强烈要求医生为我补水、补盐、补液!也许是老伴的慷慨陈词,让医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医生才不得不给开了5%的葡萄糖和盐水各100毫升进行补液。对医生的处方,老伴再次提出异议:“仅仅补液100毫升怎么可以?必须得500毫升补液!” 医生又不得不给开了500毫升的补液。于是,从晚上20:00时开始点滴直到第2天清晨。
正是因为这关键时刻的及时补液,才使得我的病情迅速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体温仍然还在38上下浮动;血压依然极低(60~40mmHg;换胳膊测量80~50mmHg)。事后,就此事我询问过有关专家。专家答复我:亏了你老伴及时地给你补水补盐,这两项措施太及时给力了,否则,作为古稀老人你的生命肯定会有危险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过程,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事后的反思
回顾我当时的临床症状:一是已经高烧39.9;二是血压骤降至62~46mmHg;三是我已陷入了神志不清的昏迷状态。而且,我又上吐下泻,24小时滴水未进,已经严重脱水。面对如此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医生竟然视而不见。仅仅给我口服了一片扑热息痛片;输一瓶阿奇霉素就完事大吉了。当我老伴找到医生询问治疗措施时,他却回答“要等待第二天下午15:00时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会考虑。”对医生如此的处诊原则,我完全不能理解。虽然当时属于新冠疫情状态,医生特别关注的是否是新冠疑似病例?但是,作为年近古稀的患者,我当时的体质已经无法抵御疾病的侵害。如果不能及时给我输液补水,不采取措施及时升压,恐怕不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我的生命体征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这里我请问医生,如果等到第2天下午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期间,万一发生了三长两短,谁又能够为我的生命负责呢?
从鬼门关回来
令人欣喜的是,经老伴的强烈要求,当天晚上就给我连续输了瓶盐水和一瓶营养液。这两项补液,终于使我昏迷中的慢慢地清醒过来。我觉得自己仿佛稀里糊涂地去了一次“鬼门关”,不过“鬼门关”大门紧闭,我根本无法走进去。事后我发出感慨,不是医院更不是医生,而是老伴救了我一命。我觉得,我的感慨是对医院也是对医生极大的讽刺。
令人意料不到的专家会诊结果
第二天(12月29日早8:30时),刚刚接班的医生对我进行了简单的查体。这时的我经过一夜的补液,神志清晰,感觉良好,但血压仍然低(68~50mmHg)。医生对此却视而不见,她建议我作便潜血和头部CT。我咨询她为何必须做头部 CT,她怀疑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栓造成脑梗。我告诉医生,我一年一度参加体检,已经无数次地参加过全面体检。而每次的体检结果都表明我的心脑血管状态与50岁的中年人相似,根本不存在任何心脑血管疾病,更不会造成脑梗。所以我拒绝做头部CT。
更令人不解的是,医疗专家小组竟然以血压下降、尿蛋白呈阳性、血小板减少,怀疑我患上来出血热的传染病。她要求我检查出血热;还要求我再做腹部B彩超检查我的肝肾功能;她还观察了我的血尿淀粉酶,怀疑我还患有胆囊炎;她注意到我似乎颈项强直,怀疑我患有脑炎,要求我再做头部CT……
我对专家组的会诊意见一概不感冒,甚至我认为都属于无稽之谈,因此予以全部拒绝。
但我考虑到出血热属于传染病,担心此病自己一旦染上便会传染更多的人,因此我同意做出血热检查。最终各项化验结果表明,我的判断完全准确。先是我的核酸检测呈阴性,然后检测出我的血热抗体也呈阴性。拿到上述两项尚方宝剑后,我不再与这位“白帽子”医生乱呛呛,也不再听取专家组会诊出的那些不着边际的建议。匆忙逃回家中自行对症治疗。
小区诊所给予我的对症施治
小区诊所医生对症施治的理念,与开原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诊断理念完全不同。他不再要求我再做什么头部CT,也不需要再做什么腹部彩超 B超,他认为我根本没有任何出血热的症状,没有肝功能受损,也没有什么和胆囊炎的症状,不过是细菌造成的炎症。他马上对症给我输液霉素。两天后我的体温降至37.5,早晚可以喝小米粥及鸡蛋各一碗;4天后我的体温再降至37,各项症状已经微乎其微并有了食欲;6天后病情已经基本痊愈。为固病情,第7天继续输青霉素一天。第8天我到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所有的各项指标完全恢复到正常。
彻底击败病魔
这次疾病的病情程,对我来说是我疾病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第一次体温高烧到近40°。这是我前半生从未曾有过的高烧记录;第一次血压低到60~40mmHg。如此低的血压也是我前半生从没有过的;第一次出现高烧昏迷。达到失去意识甚至休克的症状,也是我前半生从没有过的记录。
如此严重的病情,没有得到市中心医院的及时救治,却回至小区的诊所对症施治一周,便击退了凶恶病毒的进攻,最终实现反败为胜。这种经历,也是我前半生所没有亲身体会的。
对急症患者抢救治疗的切身体会
1.急诊室不急诊。面对因高烧导致神志不清的急症患者,急诊室始终没有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如果耽误了抢救时间,后果将不堪设想;
2.各种检查太繁多。有用没用的检查太多,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最初,就怀疑我患上了出血热的传染病,让我检查出血热;还怀疑我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脑血栓,让我两次做头部CT片;还怀疑我肝功能受损,有什么胆囊炎的症状,让我继续再做什么腹部彩超 B超……直到我出院,也没有给我确诊到底是啥病?由此可以认定:专家组的会诊结果都是误判!而且全是不靠谱的无稽之谈!
3.目的就是宰患者没商量。事后我分析他们为什么如此坚持,要全面的检查,甭管有用没用,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其目的就是想宰客这一次,我这一次有病,还没整治呢,光检查就花去了一笔巨款。如果仅仅我一个人也好说全是其他的患者是否也受此改革呢
病痊愈后的一点反思:
尽早出院是唯一正确的抉择。记得,医生最初把专家会诊结果告诉我时,我便立即对专家会诊的结论提出异议,我坚持要出院。医生警告我:“你自行出院会有生命风险的!”看我态度坚决,他要求我在诊断书上签字:“出院后若出现一切后果均由患者本人负责”我毫不迟疑地在专家组的会诊结果上签了字并立即走出了医院。
我相信,一般的患者听了专家会诊的意见之后,肯定会被吓破了胆的。因为医生说你自行出院会有生命危险,谁不怕死呢?有谁敢冒死亡的危险坚持出院呢?而若不出院,就得接受全面的检查,而这种全面的检查还需要你再破费几千块钱。还没等治病,光检查就花出了几千块钱。如果对一个有钱的富豪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事。如果对下岗工人或者是农民,谁能花得起这笔巨款呢?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不是医院在宰病人吗?
最终的结果,我庆幸自己节省了几千块钱的全面检查费用,仅仅花了几百块钱输液一周,就彻底治愈了我的病。
及时就诊不可延误
对年近古稀的老年人来说,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不适。不要以为自己身体好而耽误了病情,稍有症状马上治疗,病情就不会进一步扩大。不要挺着不当回事。若等病重后再看病,一是会增加许多不确定性;二是会增加许多医疗成本。
对自己充满自信
读完我上面我写的文字之后,相信许多读者也许会发出感慨:你这个人是不是太刚愎自用了吧?或者叫目中无人?竟然连医生的处方和专家组的会诊意见你都不接受?
其实,我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本人属于地市级劳模(每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而我每次体检结果都是最佳值。10年前,我曾经做过一次心脑血管的体检。事先,我曾经跟医生表示:“我是60岁的人40岁的心脏”。医生不相信地表示:“你作为整天坐板凳的机关干部,其心脑血管恐怕没有太好的”。可是当医生为我做完各项体检之后,他惊呼道:“你是怎么做到心脑血管这么好的啊?”我问医生:“你是咋看到我的心脑血管比别人好呢?”他回答我:“虽然你已年过花甲,但你的血流图仍呈锐角型,说明你的确比那些40多岁的中年人要好多了!”
我自己心里有数,平日里我没有患过任何疾病,几乎10年不患一次感冒。至今我没有看过医生,没有过住院治疗,也没有享受过公费医疗,甚至机关发的“医保卡”至今未曾用过。既然上天给了我这么多的关照,如今已经退休10余年的我,偶尔染上这场疾病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也就不应当对此再大惊小怪了。
只不过,需要接受教训的是,今后再偶有小疾,不要待其发展到极为严重时候再去治疗,应尽早将其消萌芽之中那才是上策。
下图是我病历的复印件:下图是我在开原市中心医院交钱的收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