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达人李晓东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时评理论杂谈健康军事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的多才多艺驴友
孙祥
结识李晓东先生是偶然的也是幸运的。我是昌县农村乡镇早年就退休的耄耋老人,他是五年前在开原市委宣传部退休的老同志。此前我们两位从未谋面,但由于他和我都喜欢旅游,所以我们在一家旅行社报名赴新马泰时才有了一面之交。
随后,我们有了十天旅游行程的接触,他给我留下了组织能力较强而且乐于无私奉献的印象。比如,我们旅行途中的有关手续办理、乘车出行、中途的倒车候车以及日常的食宿安排……都是他负责具体的沟通联络。不用说办理有关手续过程中的许多繁琐细节,仅仅是反复通知各位旅友,就费了他不少的电话费。但他并无半句怨言,而且甘愿自己辛苦。
后来,由于旅游中安排我与他同宿一个房间,又在一起度过了十天旅的游行程,我们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我发现他不仅为人仗义、乐于助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
让我最为佩服的是:在日常的写作上,他常常是有感而发即兴写出来,随之便一挥而就。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撰写的文章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语言之精彩,着实令我惊叹不已。
先说多。多,是指他写作的量特别大,发表的文章特别多。晓东的文章内容广泛,迄今他已在博客中发表博文2000多篇。其中300多篇游记、200多篇杂文、300多篇散文,还写了教育、健康及其他内容的文章1000多篇。此外,他还拍摄了30多万张照片。
他已是70岁的老人,先不说许多老人多不会用电脑,即使会电脑打字,若打字150多万字,仅这一点就令人惊叹不已!我无法考证晓东写博客的历史,但我估算了一下,若以平均两天发表一篇文章计算的话,仅打字发表这些文章就须12年。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再说快。快,是指他写作的速度特别快。过去有句形容写作高手的话:“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说的是写文章的人灵感飞腾、才思敏捷、文如泉涌……如今他给了我现实版的切身体会。
最为有趣的是,晓东撰文不用笔,而是用手机打电话的方式写文章。竟然得以出口成章,甚至妙语连珠。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对晓东的阿谀奉承过于夸张?其实,真的是我亲眼所见,且并无半点替他吹嘘。不久前,我们同行的越南之旅,我有幸和晓东同宿一个房间。那天,我们游完“德天大瀑布”入住酒店已晚上22:00点。人困马乏的我一觉醒来,发现晓东还在打电话?他见我有些不解,便告诉我:他没有打电话而是在写游记(对他的解释,当时的我根本听不懂)。然而,第二天我就在他的“博客”中看到了那篇令同行旅友交口称赞的《在天德大瀑布指挥合唱》的文章(同时配有图片及视频)。如今我才明白,原来他是用手机语音输入的方法打字并将文章即时发到博客里面的。我在感叹他写作速度之快的同时,也被他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在已古稀之年仍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迅速掌握最新的科技方法所钦佩,也令我这个对新鲜事物已经反应迟钝的“电脑盲”汗颜不已。
再说精。精,是指他的文章文字比较精炼,文章比较精彩。凡是看过他博客人,多深有体会:没有套话、官话和说教的内容,多用具体的事例和身边发生的故事,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主题、教育读者。篇篇文章都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有时还会引发你越看越想看。他的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生活情趣。为众多读者喜闻乐见。怪不得他博客的点击量已高达135万人次,有4000余人关注。如今,他的文章已在全国各地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0余篇。
据我了解,晓东喜欢旅游,几乎走遍了全国。他还迈出国门走过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对他开阔视野、增加阅历,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起了很大作用。加之他乐于读书学习,并且勤奋刻苦,才有了如此多的人生感悟。
年近耄耋的我,因精力不足已无法逐篇拜读晓东的文章,又由于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不能完整的描述晓东的才华底蕴,在此略表歉意。惟愿晓东弟有更多的好作品继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同时粘贴在博客上,以供更多的读者阅读欣赏。
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