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观园”印象

标签:
北京“大观园”印象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北京“大观园”印象
大观园原本是《红楼梦》中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造的一个园子。如今的大观园是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按作者的描述,采用古典建筑和传统的园林艺术建造的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功能的人工景点。
大观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西街。这里的主要景点有潇湘馆、沁芳桥、怡红院等四十多处,是一座再现《红楼梦》中“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其中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力求忠实于原著。

走进正门,游人能看到一条小道通向一座石洞,这便是著名的“曲径通幽”。再往前走,过了一座小石桥就看见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了。怡红院的装修有些富丽堂皇,却略显脂粉气。“怡红快绿”四个字写在怡红院里的院门上十分抢眼,院子里的芭蕉和海棠各立一方,倒也含有“怡红快绿”的韵味。室内的架子上摆放着各种瓷器、古玩,后院里的假山有许多石洞,眼前的水面有满池的荷花。只是让人心里探讨着,人的一生能有几回“怡红快绿”呢?

接下来,我去了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 潇湘馆面临曲水,翠竹夹道,石绿门扉。这里可谓是“绿竹茂密,凤尾滴翠,画楼回环”,令人想象到当年绣阁中的黛玉正双手抚琴,含情脉脉地弹奏着愁肠百结的旋律……其实,仅大门上的“潇湘馆”三个字,似乎已点出黛玉寄人篱下的孤寂与即将“消香”的命运。
径直到了元妃省亲下榻的顾恩思义殿,这里颇有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由于有一旅游团光临这里,众多游人加之导游的喇叭嘈杂,我只在外面看了一眼“顾恩思义”殿,便从那高大壮观的白玉牌坊下走了过去,倒是感觉牌坊前的那一池湖水衬着蓝天白云很是令人心旷神怡。
大观楼里正在举办得“红楼文化艺术展”,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去观赏,更深地了解《红楼梦》的博大精深。
东北角处是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只见院内到处都是藤蔓,有的藤上还开出几朵小红花,显得生机勃勃。从蘅芜院出来,遥对湖心是“藕香榭”。这里是小姐们聚会的地方,小说中这里有过很多次宴会,赏桂花吃螃蟹,喝酒对诗,常常热闹非凡。
园子的东头是规模很小、景致简朴的“稻香村”,门口“杏帘在望”的酒幌懒散地摇晃着,可惜小说中描述的“喷火蒸霞”的杏花早已凋落得没了踪影,遥想当年的李纨孤儿寡母住在这竹篱茅屋里倒也清静自在。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小姐探春的闺房秋爽斋。秋爽斋内有一间屋子,名叫晓翠堂。这里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吃饭的地方,也是王熙凤和鸳鸯设计让刘姥姥说逗笑的乡村话的地方。这里,还是宝玉和小姐们成立“海棠诗社”的地方。
顺小路来到桃花林处,见一石上写有“黛玉葬花处”的字样。忽然黛玉手持锄头葬花的场景出现在眼前,黛玉口中念着“葬花吟”的悲伤凄美,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在此地令人感慨万千。


大观园里游客不多,景致也颇为仿古。这里的许多建筑、场景和人物都非常熟悉,给人的感觉仿佛又看了一遍《红楼梦》。
漫步在大观园里安静的小路,穿梭在才子佳人居住或玩耍的楼阁亭台之间,感受着红楼梦那梦幻一般的情感世界,最后走出了大观园。
明明知道大观园里的景色不过是人工修建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的故事早已是人去楼空的幻觉。但是,在那些似曾相识的亭台楼阁中,总会让人们感觉到自己又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又找回了那时的影子,仿佛自己又进入了小说中的角色……
只是一股莫名的悲伤和惆怅顿然而生,也许在感叹曹雪芹潦倒的人生,悲哀红楼中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也许为小说中那些人物悲剧性的人生结局而悲伤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