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
分类: 旅游游记 |
西递古镇的“西递牌楼”
2018年,我随旅游团来到了的西递古镇。只见这里四面环山,山上林木茂盛泉水叮咚。东为杨梅岭,南是陆公山,西有屠公山,北为松树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的“会源桥”汇聚。期间阔澜双引,皆向西流。山水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这里自古就有“桃花源里人家”之雅称。
威武神骏的“西递牌楼”分为五层,总高12米,宽近10米,通体用西递特有的“夥县青”大理石精雕细琢而成。远望“西递牌楼”宏伟壮观,仿佛一巨人鼎立稳如泰山。走近细瞧,精湛的浮雕千变万化。既有月梁上面的“五狮戏球、麒麟踏云、仙鹤展翅、凤凰俯瞰、奔鹿疾驰”,又有花板上的“鹿、鹤、虎、豹……”两边还衬以“盘龙浮雕”,还有斗拱间圆形镂空的花翅,以及形象逼真的“文臣武将、八仙雕像”。所有的雕工不仅精工细致,而且栩栩如生。
“西递牌楼”虽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雨雪侵蚀,其铭文仍清晰可见,其石雕的雕琢痕迹依然彰显,真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
大家欣赏这座既具宏大气魄又精致古朴的牌楼,无不慨叹当年这座牌楼的主人的身世是多么的显赫!同时也告诉今天的人们,这座精雕细刻的大牌楼,处处见证了西递人自古以来的这份殊荣。
“西递牌楼”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西递老人”,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越发显得生机盎然。她仿佛在以古镇见证人的身份,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诉说着西递几百年间的风雨历程。
我仰望着这座记载着古镇沧桑的西递牌楼,反复端详了好久。然后,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落中。我们似乎是迈入了一座具有古老民风的村落。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曲直无序、宽窄多变,石板路面、布局巧妙,塘水荷花、倒影成趣,小巷狭窄、苔藓丛生,抬头观天、只见一线……
我和老伴儿在村中的石板路上并无目的信步,环顾四周,那一幢幢被岁月早已洗得褪色的古老民宅,虽然没有了昔日的色彩辉煌,却依然伫立在这块储藏有无数历史故事的土地上;虽然它们高低错落并不整齐划一,却略显古朴典雅;虽然墙体上残留着被风雨侵蚀的斑驳痕迹,却依然保持着白墙黛瓦、脊凸檐翘;虽然檐上或脚下长出秃疮般的绿苔,却依然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我和老伴儿在西递那一条条纵横街巷里穿行,犹如在美妙诗行里倘佯。我们就这样穿厅进堂,徜徉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当我陶醉在如烟似雾、曲径幽深的小巷,当我在那一幢幢徽派建筑的庭院里出出入入时,我的大脑思维也在飞快地旋转。为什么这片占地仅有三百余户的古民居里,竟然能走出115名朝廷官员(最高的职级达二品)?如果没有十年的寒窗苦读,如果没有儒家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西递先人怎能做到人中杰?
难怪,西递人在厚厚的宗谱里一代一代演绎着人才辈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