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闲随想录》
(2015-11-02 16:36:49)
标签:
文化体育时尚情感教育 |
分类: 父亲的随笔 |
《不闲随想录》
中耀
《不闲随想录》的缘起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有一点精力我就想写点什么。现在我主要写点“随笔”之类的东西,又因为我是利用闲不住的时间写的,所以就名为《不闲随想录》。古人写类似随笔的人不少,优劣不一。但愿我能写出几篇对他人有所启发的东西,也算晚年的我对社会做的最后贡献。
活到老读到老
我在写完《怎样育儿成才》一书后,一时不知自己该再做些什么。如果继续写“育而成才”内容的文章,虽然还有内容可写,但是由于已经写了80万字,而且动员了全家力量(两个儿子和儿媳),形成了每册27万字的上中下三册书稿,使全家人都很劳累。在这期间,两个儿媳“全日制”地为我的书稿打字,连续打字一年,最终把80万字的书面草稿,打成了电子版的书稿。此后,又经我的长子四五次的反复校对,终于把电子版草稿形成书稿清样。长期而又繁重的文字校对,加之电脑的辐射,终于使儿子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中,
上面提到的三册书,基本上把自己了解的育儿的内容写得差不多了。我不想再啰嗦地写下去了,想再读点书。非常困难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已严重影响了我的视力。此时的我,若读书看报,必须带上高度的老花镜,再加上高倍的放大镜,这种镜上加镜的重叠,才能让我一行一行、一字一字地读下去。总之,对我来说,读点书已经很难……
我的身体已经明显衰退,主要是老年性衰老,食欲不佳,弱不禁风……因此,精力不足,有效读书时间不多,功效不高,甚至刚刚读了一会儿书就困了。如此这样,我觉得与其这样费时读长篇小说,还不如读些文史哲类的书籍,则可能收益会大一些。所以,我现在基本读文史哲类的书籍,读那些伟人的传记,读及时看到的各种书刊……,
我的人生信念
“人活一天,就应为社会做一些好事”。
这两句话,是我的人生信念。
读书使人聪明,增长知识和才能……一切有学识、有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都是因读书取得的成就;反之,不读书的人,则多愚蠢和无能。不读书的危害极大,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发展,还将殃及他的子孙。
有些人,虽然口头上也承认读书重要,但实际上,还没有深刻理解读书的重要意义。因此,我觉得不能努力读书,实在是应当及早解决的大问题。
重新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
最近,我重新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辞条,对两位伟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政治、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工人运动……都有深刻的了解。他们能洞察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实践中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撰写了大量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工人运动的理论书籍,他们的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划时代的难以估量的意义。
世界上有很多伟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让人惊异而崇敬,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学识和才能呢?可以说,那是因为他们勤奋学习和博览群书的结果。
据说,马克思几乎读遍了大英图书馆的全部藏书。他常坐的地方,甚至被踩出脚印……我们许多人也读书,但远不及他们。一方面是我们不如他们勤奋;另一方面是我们读书没有方向,或者不能专一,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现在起,我们应当多读读他们的书,这样会对世界以及社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