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之行

标签:
我的上海之行金融贸易中心百乐门大酒店和十里洋上海“迪士尼”徐家汇的大教堂 |
分类: 旅游游记 |
我的上海之行
李晓东
上海对于我来说,应该说是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要说熟悉上海,那是我通过阅读书刊、浏览影视,了解到近代的上海是英美、法帝国的殖民地,那时的上海被帝国主义列强强辟租界,作为“冒险家的乐园”,上海的十里洋场虽然灯红酒绿,但这座貌似经济繁华的大都市却一直是惨遭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平民百姓民不聊生的重灾区;新中国的上海,因其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商贾金融大亨,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金融贸易中心。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处至今解不开的疙瘩,那是因为60年代我曾看过一部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电影。我看到解放后的上海南京路,那霓虹闪烁还依然闪烁,依然存在资产阶级香风毒草侵蚀我们的解放军,依然存在“阶级斗争”。那么,当年那个资产阶级的花花世界,那个堪称是全国最繁华商业街的上海南京路,如今又发展成什么样了呢?我真的想看看今天上海的真面目。
要说对上海的陌生,是因为我对上海所有的认识都是在书本上看到和通过影视剧浏览到的。说到上海的豪华,什么百老汇大戏院、百乐门大酒店和十里洋场……就好像童话故事里的美丽城堡,它们对我来说不过是美丽的海市蜃楼,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虚幻世界。在我的记忆里仅依稀地保留着当年在电影里看到和听到的那幢海关大楼顶层响起来的钟声,悠远地穿透时光隧道响彻我的耳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以至于我一直为自己没有去过上海而深感遗憾。
一时间我竟禁不住感叹起来,计划经济时因上班(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再说那时工资太低,不可能花钱自费去上海;到机关工作后,干部的年假根本就没有执行过(因此也没时间去上海);再后来,虽然自己被提拔当上了单位的小头头(我先后任职市委办分管文字综合的副主任兼市委书记的文字秘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市文联主席),按说为了工作也应去上海开阔一下眼界,遗憾的是直到退休,自己40多年想看看上海的愿望一直没能成行。
巧的是,一直在沈阳“华晨宝马”工作的儿子,前几天被公司调往上海“迪士尼”工作。于是,我决定偕同老伴搭儿子的车(儿子要自己开车去上海,反正也是空车,增加了我俩就当是满负荷了,还减少了空载的浪费)去亲眼目睹上海的芳容。
机会来得如此突然,也如此的容易,一时让我兴奋不已。既然去了上海,就不能简单的看一眼南京路,最好是多走几个地方。我想沿着滨江大道看一看外滩,逛一逛老城隍庙,登一登东方明珠电视塔,欣赏一些江南园林和民国时期的各国风情建筑,领略一下上海的历史气息。我还想借这次上海之行,顺便游览一下苏杭二州……
当然,我的上述想法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上海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到了上海之后,我也许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苏杭二州对我来说,我根本就没有去过,也更是一无所知。我对这三个地方人生地不熟,这可如何是好呢?就在我心情疑虑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自己有两位朋友分别在上海和苏州,不妨与他俩打一下招呼,也许他们能陪着我们一起游览观光呢。于是,出发前我分别电话联系了他们两位。
其中一位是在苏州的朋友叫张韧,他是我40年前中学时的一位老同学;另一位是在上海的朋友叫朱巧艺,她是我两年前在网上新结识的一位知识女性,她在上海一家老年大学担任中医健康养生的老师。他们都态度诚恳地表示会全力以赴地接待我,我一直对自己在苏州和上海人生地不熟的担心才算落了底。



儿子的小车早晨7点半出了沈阳市,便沿着高速公路以110公里的时速一直向南急驶,只是到了午饭时才不得不驶进服务区吃一口便饭。为了加快行程,儿子的一位同学主动帮忙开车,他俩歇人不歇车地昼夜兼程,甚至打算贪黑连夜赶到苏州。要知道沈阳到苏州全程约1622公里,无论如何当天是不能到达的。于是,我们到连云港市住了下来。第二天下午,我们早早就到了苏州。
我们这次的旅行,是从游览苏州开始的。
我在苏州的朋友叫张韧,他是我40年前中学时的一位老同学。当年我们十七八岁的时候,下乡插队到同一个村。后来,抽调回城的他又被单位选送去华南工学院,在广州读了大学。有幸的是,他找了一位上海媳妇,于是毕业后留在了苏州工作。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们大约已经有四十来年没有见面了。有缘分的是,去年我托人掏弄来他的电话号联系上了。我们一同回忆在中学时代的往事,回忆在农村当知青那段日子,有说不完的话也有讲不完的故事。
在电话里的叙谈中,我们彼此十分想念,都盼望着早点能够见面。我盼望他回东北一趟,想和他一起回到当年的青年点去看看;他望我早日能到苏州一游……我们彼此思念着,盼望早日能够目睹对方的亲切面容。
人与人之间就是缘分,本来我们已经40多年没有见面了,有趣的是刚刚与他联系上,我就决定去苏州了。这能说不是缘分吗?
5月31日傍晚,张韧的微信就不停地传进我的手机里面。他不停的问我:“你现在到哪啦?还有多长时间到苏州,我在苏州等你…….”
6月5日,在张韧引领我们游览完苏州的几处重要旅游景点后,他送我到地铁站,就在我们登上地铁的瞬间,他忽然把自己身上背了一天的书包塞在我的怀里,随后地铁的车门便牢牢地关上了。我不解地打开书包一看,竟是我从东北带给他的木耳。原来是他担心我没有礼物送给上海的网友,才把我送给他的礼物又给我还了回来。没有办法的我,只好收下他的礼物,想办法以后再重新买些木耳寄给他吧!
6月11 日早晨八点钟,我们从我的上海网友巧艺的家里出来了。乘坐地铁到了徐家汇。由于我们出来的太早,许多公共场所还没有开门,我们信步走到徐家汇的大教堂并在教堂附近照了许多照片。我一直以为教堂只有信教的教徒才可以进入,因此,教堂对我来说有一种特别登神秘感,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近教堂的大门询问有关人员,他告诉我教堂是可以供游客参观的但是需要到另一处领取参观的门票。这对我来说好像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让进去参观就好了。领取门票很简单,随便要几张都可以,其实就是一张大教堂的导游图,当然还有免费赠送的大教堂简介资料。
进了教堂,有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感觉(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有“教堂圣地禁止拍照”的警示语),教堂里面高大空旷的墙壁上面挂着一幅幅彩色的绘画,那都是圣经里面关于耶稣的故事,我在一幅幅的绘画故事下面仰视并欣赏着,也偶尔会把目光瞄向那些虔诚祷告的基督徒,他们一会儿低头合掌,一会儿嘴里念念有词地不知道说些什么,不时地还有零散的人走进教堂虔诚的祈祷……
当然也有类似我这样对教堂好奇的游客,进到教堂不是为了祈祷而是为了一看究竟。由于不懂得宗教的礼仪,难免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比如,有人坐在那里不是低头合掌虔诚祷告,而是抬头东张西望,甚至将脚踏在长椅前面的木板上(那块木板可不是用来放脚的踏板,而是供祷告者下跪叩头时两手的支撑点),也有人坐在那里鼓捣微信。更有甚者,对“禁止拍照”的警示语视而不见,举着手机连续不断地拍照,如此的行为,自然受到管理者的斥责:“这里是教堂圣地,不可以亵渎!请你到外面......”面对如此严厉的斥责,我可不敢再继续呆下去。
出了教堂,我们逛了上海第六百货商场和太平洋百货商场商场和人民公园。穿过地下道,我们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博物馆周围是一处宽阔整洁的广场,这里的草坪好似地毯一般绿得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地栽了许多高大的乔木,还有那些修剪成型的花灌木,排成优美线条的各种造型……广场绿化得非常漂亮,就好似一处街心公园。我和老伴在这里照了许多照片,最有趣的是我和老伴用饼干喂鸽子,吸引来一大群可爱的鸽子,也引来许多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我则抓紧按动快门为老伴拍照。
参观上海市博物馆是免费的,参观的人还蛮多的,还有许多外国的游客。博物展览中有:古代钱币馆、国画馆、邵逸夫馆、历史馆以及其它许多有特色的藏馆。我选择观看了“红木家具馆”、“中国古币馆”和“古画馆”。
“古画馆”里面的绘画作品,是几位华侨和香港侨民捐献的。这些古画多是元、明、清的作品,我照下了其中的两张名画:一张是唐伯虎的,一张是郑板桥的,我觉得这都是国宝级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