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中耀
“幼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母亲”这是女作家田芬在文章中写的一句话。也许她只是无意地写的事实,但是这确实是许多人成才的规律。一个人的品德形成,事业能否取得成就,常常与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分不开。所以有人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大发明家爱迪生,生在美国米兰城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母亲送他上学,才读了三个月,老师竟然斥责爱迪生是“低能儿”。气愤至极的母亲决定带着爱迪生辍学回家,自己在家教育孩子。求知欲很强的爱迪生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就可以自己读书了,十岁时,爱迪生已经可以读《美国史》《罗马兴亡史》和《大英百科全书》这些大部头并有些深奥的书籍。读了很多的书后,爱迪生不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对科学和发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发现儿子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就特地给他买了当时有名的《派克科学读本》让他学习,从而给他未来的发明打下最初的科学基础。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对人类做了极大的贡献。如果没有母亲南希对他的培育,爱迪生就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成长写道:
“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果断的塞进我的手里。七岁的时候,独游无伴的环境迫使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此后,无论是什么书我都要翻开看。即或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纸,那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我就都要看看”。就这样,冰心爱上了读书,后来又爱上了写作。可以说,没有冰心的母亲也就没有作家冰心。
瞿秋白的成长也近似冰心的情况,瞿秋白的母亲名叫金衡玉,原是广东盐运使金心芗的次女。小衡玉自幼从师学读,很有些根底,又热爱文艺,善于诗词,长大后成为知书达礼的名媛。作为母亲的衡玉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在秋白很小的时候,她就每天给他讲故事,教唐诗;秋白三岁时就会背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瞿秋白的诗也写得不错,虽不能说都是金老太太教育的结果,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排除母亲的影响。
瞿秋白在读冠英小学时,一位教博物的日本老师为学生做了解剖小狗的实验,说明动物心、肝、肺、胃的具体位置,这与秋白原有的理念不吻合。放学以后,又惊又喜的他赶紧把这事告诉他的好朋友羊牧之:“我母亲平常总对我说:为人要把心放在当中。其实没有一个人心在当中的。可见古人不了解心的位置……”,“虽然母亲不了解心的正确位置,但母亲教育秋白把作为道德象征的心放在‘当中’则是极对的”。正是母亲多方面的教育,才使瞿秋白既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又有丰富的学识。所以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在回忆瞿秋白的文章中说:“他的天才与母亲对他的教育是不可分离的”。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每一位做母亲的,不管她是否愿意、是否有意识的培育孩子,她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品德低下、无所作为,你就要自觉地负起做母亲的天职,积极地、科学地培育孩子,万万不可对教育孩子的工作稍有疏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