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的片段
(2014-01-22 13:33:15)
标签:
春节话题过大年的记忆回忆过去的日子燃放烟花爆竹童年的记忆 |
分类: 散文随笔 |
童年记忆的片段
李爽
童年留下的记忆很多,只觉得小时候的我,每一天都特别的快乐……
▲没有作业的负担
现在看起来,妈妈当年的确有远见。就是因为我每天完成了妈妈给我留的家庭作业,才使得我现在回忆起那段往事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才让我拿起毛笔手不抖,遇到“关键时刻”还能应付几笔。
▲最喜欢吃零食
当年,妈妈的工资相对比较高。文革时初期,妈妈的月薪就77.00元。妈妈常常给我买些糖块、饼干、苹果、桔子……这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不敢奢望的。妈妈总是宠着我,冬天,我要吃冻梨;夏天,我想吃洋姑娘……妈妈都能满足我。甚至我要啥就给买啥,还常常给我零花钱。
家庭坏境培养了我性格爽快大方、不吝啬,我常常会把妈妈给我的零食分给小伙伴,那可是当时的小朋友很少吃到的。以致我的小朋友都羡慕我,都羡慕我有个好妈妈。
▲有趣的童年游戏
“歘嘎拉哈”是女孩们喜爱的游戏。所谓“嘎拉哈”就是把猪或羊的前肘关节的一块骨头,用油漆在其四面涂上颜色。四个一组,配上口袋“歘”。即在扔出的口袋没有落地的一瞬间,一次次摆正“嘎拉哈”的四个面。
跳皮筋也是女孩们喜爱的活动,嘴里一边哼着当时流行的歌曲,一边一条腿奋力抬高,勾住逐渐举高的皮筋,瞬间踩在脚下,忽地又松开皮筋,使其又弹向空中……就这样,两条腿随着歌曲的旋律随着皮筋上下翻飞……小女孩几乎各个都身轻如燕,我当时就会好多套跳皮筋的绝活。每天放学,大街小巷总有一群女孩儿跳皮筋,我当然是跳皮筋的高手,都愿意与我一伙。因为她们跳“死”了,我只要多跳几次就能把她们救“活”。妈妈说我这双39码的“大脚”,就是跳皮筋跳大的。
▲“逃票”看电影
小时候的我,特爱看电影,只要上映新片,我就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去看。我同学的哥哥在电影公司上班,我就走同学哥哥的“后门”。为了躲避查票,他哥哥总是把我们安排在放映室隔壁的窄小的黑屋子里。
当银幕上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八、一”五角星的标志时,我俩也随着全场的观众欢声雷动。我会随着电影故事的情节而哭,也会随着“高、大、全”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呼。我童年的很多记忆是与电影有关的。比如:当自己说的话遭到别人怀疑时,我会说“向毛主席保证”。这样,我的话就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因为那个年代,谁也不会欺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而这句话,我就是跟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学的。
▲情愿自己生病
小时候我常常“盼望”自己生病,因为只有生病了,妈妈才会给买罐头、桃酥一些好吃的。玻璃罐头瓶子外面贴着漂亮的商标,透过玻璃看得见里面泡着几片苹果、桔子或梨,舀上一汤匙甜甜的罐头汤,再吃上一口水果肉,只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一半……多年以后,我一想起小时候生病的情景,记忆里就是甜甜的罐头和母亲那关心的眼神。以致,盼望自己隔一段时间就生一场病,以致我误以为只有生病了,才会吃到好吃的罐头,才会有母亲关心坐在自己的身边随时呵护自己。一想起那种被母亲爱的感觉,自己就会觉得幸福死了……
一天又一天,我长大了,由小孩子长成了大人;一年又一年,我变老了,由上班的年轻女孩变成了退休的老太婆……童年那快乐、无忧无虑的故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童年的记忆却永远滞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常常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