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苗木产业”介绍
(2012-10-18 14:18:29)
标签:
调研报告苗木花卉产业辽宁开原一县一业农业经济 |
分类: 调研报告 |
开原市“苗木产业”介绍
一、全市苗木产业基本概况
1、开原的自然地理状况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北部,辽河中游东侧。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地处东经123°44′至124°49′,北纬42°07′至42°53′之间。
开原,1988年设立县级市。现辖21个乡(镇)273个行政村。区域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人。
开原耕地面积133.5万亩,其中旱田面积85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7万亩,占全市旱田面积的20%。境内有辽河、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大小河流166条,有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等大中小水库12座,水利资源丰富。
2、开原苗木产业的渊源
开原市的苗木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初期在东北地区就颇有名气。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在盛京(沈阳)营建的故宫和沈阳北陵的皇家园林,其选用的树种就有开原东部山区的苗木。民国时期,奉天张作霖的大帅府宅院的绿化,也是选用了开原提供的冷杉。新中国建立后,“长春一汽”的领导亲自来到开原靠山,选择了靠山独有的野生树种——杜松。六十年代初期,吉林小丰满水电站也慕名来到靠山引进野生杜松。1987年,北京筹办第11届亚运会。筹办者亲赴开原,选用了大花水亚木(木绣球)。2007年,北京为筹办第29届奥运会,有关人员再次来开原,在鸟巢体育场周边选用了我市的五角枫和桧柏,其它运动场所周边的绿化选用了我市的金叶糖槭、金叶榆、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彩色苗木。
3、全市苗木产业现状
苗木花卉产业是开原市“一县一品”支柱产业,已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多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使全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已由零散的农户种植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相当规模的主导产业。
到2012年,我市的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万亩。有1000亩以上规模基地20余处,100亩以上示范基地140余处,经营业户4.5万余户,从业人员10万人,经纪人3000余名,园林绿化公司100余家,苗木产品销售覆盖长江以北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年产值达到25亿元,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区人均收入1.5万元。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全国名列前茅的苗木花卉产业大县。
4、产业规划及布局
2011——2012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了“35233工程”,主要内容是:沿“102线”、“沈四线”、“中兰线”、“彰桓线”、“辽开线”5条主要过境路两侧,建设形成200公里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景观带和产品销售集散地。在原有“102线”、“沈四线”、“中兰线”三个产业基地基础上,新增“樟桓线”、“辽开线”两个产业基地,以“三线”带“二线”,“五线”促全市,使苗木花卉产业遍布全市21个乡镇(街)。
2011年,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彩叶苗木12万亩。2012年,在“五线”沿路两侧形成了五个彩叶苗木专业生产区:密枝红叶李专业生产区;金叶榆专业生产区;金叶糖槭专业生产区;花灌木专业生产区;乡土树种专业生产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彩叶苗木品种和大型乔木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靠山镇的示范率先作用
靠山镇的苗木花卉种植起源于1981年,1990年初具规模形成主导产业。2000年全镇苗木花卉达到1万亩,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2005年建设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苗木花卉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近年来全镇苗木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全镇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5.5万亩种植了苗木花卉,占耕地总面积的90%。全镇6150户中90%以上的农户从事苗木花卉产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购销集散地。
目前,全镇共有6大类苗木花卉,300多个苗木花卉品种,主要包括云杉、桧柏等针叶类树种,五角枫、银中杨等乔木、亚乔木类树种,丁香、锦带等花灌木,绣线菊、萱草等宿根花卉。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近年来紫叶李、红叶海棠、金叶复叶槭等高新彩色树种和桧柏球、五角枫球等造型类树种得到了迅猛发展,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全镇苗木基地年产成品苗木5000万株,种苗1亿株,产品主要用于行道绿化、园林景观绿化、防风固沙和造林。有苗木花卉专业村15个,包括金龙、西龙、一面、靠山、西场、肖家、四道、吕屯、郭蒋、黄屯、盛屯、柴河、东窑、郭家沟、平石门。形成了以中兰公路和沈平公路为主的2大苗木花卉产业带。
2012年,苗木花卉产业使全镇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6、郭云清的典型引领作用
开原市云清苗圃,现有高级管理人员3名,高级技术人员2名,销售人员9人,高级农艺师2人,固定工人150人。已形成集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苗木花卉产销一体的产业集团。
云清苗圃现有占地3000亩的苗木基地,他按照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的标准,配备全自动供水、滴灌、喷灌、湿度自控系统等相关设施,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200栋,冷棚90栋,年产彩色树种种苗及容器苗600万株。主要生产密枝红叶李、金叶榆、金叶垂榆、金叶糖槭、红宝石萱草、金娃娃萱草等彩色树种及各种造型树苗。
郭云清打造了两个全国最大的彩色苗木种植繁育基地。一是全国最大的密枝红叶李繁育基地。其密枝红叶李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达2000亩。二是全国最大的紫叶水蜡繁育基地,年产紫叶水蜡种苗2000万株。
2011年,该苗圃被共青团中央授誉“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同时被评为“全国十佳苗圃”,东北仅此一家。
云清苗木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2012年销售额将突破4000万元。
二、苗木产业的主要社会效益
1.农民获得大幅度的增收。
近年来,全市苗木花卉产业收入一直稳定在25亿元左右,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区人均收入1.5万元。以靠山镇为例,该镇苗木花卉产业收入一直稳定在5亿元至6亿元,其中:苗木花卉基地苗木种植收入4亿多元,对外承揽绿化工程和苗木购销收入1亿多元,全镇农民苗木花卉单项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苗木花卉专业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突破2.5万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家庭年收入几十万元的也不在少数。
2.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近年来,农民通过种植苗木花卉已经尝到了快速脱贫致富的甜头。还是以靠山镇为例,如今,该镇已有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拒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农户购置了自家的小轿车,其中价值50万元以上的豪华小轿车不下30辆;有200多农户在铁岭或开原市区购置了楼房;有800多农户购置了电脑,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青年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获取苗木花卉的各种信息和完成销售,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3.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苗木花卉产业拉动了许多乡镇特别是东部山区乡镇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而使农民增收几亿元。仅以靠山镇为例,去年该镇的小饭店、小旅店等餐饮业,就可以使农民年增收一千多万元;每到苗木销售旺季,每天来该镇的买苗拉苗的机动车多达几百辆。为此可以拉动该镇的运输业使农民年增收2000余万元,种植苗木花卉需要消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农资经销又可以使农民年增收1000多万元;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还可以拉动网络通讯业,每年的网络通讯业额过千万元。
3. 有效解决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拒不完全统计,全市苗木花卉产业每年可吸纳劳动力45万人以上。仅靠山镇每年就可吸纳劳动力5000多人,由此增加农民务工收入8000多万元。随着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务工的劳务报酬。仅以近年为例,农民务工的劳务报酬就已经从2009年的50~80元/天/人,快速上涨为2011年的80~150元/天/人。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明显。
4. 大幅度提高了土地承包租金。
随着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全市每年都会有几万亩土地调整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苗木花卉,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承包租金的相应提高。东部偏远乡镇的土地承包租金相对便宜一些,距离市区较近以及102线沿线的土地承包租金,已经从2009年的500~600元/亩,快速上涨为2012年的800~900元/亩。土地承包租金的提高,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三、“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
2011年,开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苗木花卉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举全市之力把开原市打造成为“全国苗木第一县”和“中国花木之都”的奋斗目标。
2012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万亩,被国家林业有关部门授予“全国彩色苗木第一县”。
到2015年底,全市将总投资20亿元,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带动苗木花卉专业户8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培育苗木花卉经纪人1万人,年产值实现50亿元,项目区内人均年收入3万元。彩色苗木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50个,实现“中国花木之都”的奋斗目标。
形成靠山镇、中固镇、兴开街、老城街等四处万亩以上苗木花卉产业基地,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现代苗木花卉产业体系。在开原城区外围形成大型的生态景观带、旅游观光带。
预计投资4.5亿元,建成占地1600亩,我国北方最大的辽宁∙东北亚(国际)花木城。该市场为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集苗木花卉营销、物流、科研、仓储、运输、包装为一体的大型交易展示中心,并以此带动相关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4-6个科研繁育基地,以提升彩色苗木产业整体科研能力和科技水平,为全市彩色苗木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建好苗木花卉专业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打造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展示平台。创新开原彩色苗木品牌,扩大产业影响,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四、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1.市政府把林地经济项目资金、水利专项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捆绑在一起,集中向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区、彩色种苗繁育基地和高标准示范苗圃建设倾斜。对新发展的彩色苗木,经市苗木花卉发展局现地GPS实测面积,形成百亩以上彩色苗木专业生产区规模的,给予适当补助。
2.农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全力支持彩色苗木农户以联户担保或苗木产权抵押形式进行彩色苗木产业开发贷款。
3.市苗木花卉发展局将彩色苗木生产技术培训列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重要内容,聘请专家,深入农村,联户合作社办培训班,并承担办班的有关费用。
4.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尊重农民意愿,支持农户在坡地和平原耕地上种植彩色苗木。
5.水利部门在生物治理工程中优先安排发展彩色苗木,农村节水灌溉措施要向彩色苗木基地和高标准示范苗圃倾斜。
6.质监部门积极为彩色苗木产品创优做好指导和申报服务。
7.工商部门负责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名优品牌。
8.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偷盗诈骗苗木行为,依法保护苗木农户的合法权益。
9.公路交通及交警部门,打造苗木运输“绿色通道”,为农户销售提供创造宽松环境。
10.市政府实行奖励政策,对在彩色苗木产业开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带头人、大户、龙头企业、科研开发、推广、培训中的先进个人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