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团结故事四题》

(2008-07-10 12:19:1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郭子仪

李光弼

和氏壁

寇恂

廉颇

蔺相如

陆贽

教育

分类: 八荣八耻人物

               《古人团结故事四题》

                        中耀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合则双赢,分则两败”“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比任何财富都宝贵”。这些话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很好的记取,下面讲4个古代团结的故事:


                         《将相合》
  战国时期,蔺相如是赵国的大臣,他很有学识和才干。当时秦国的秦昭王听说赵国的赵惠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就想弄到手,于是谎称以15城之地换取那块宝玉。
  赵惠王明知秦昭王的话有假,可是又害怕强大的秦国而不敢违背秦王的意思,于是由蔺相如带着“和氏壁”去了秦国。
  秦王得到“和氏壁”后,果然不再提给赵国15座城的事。蔺相如凭借智勇又把“和氏壁”带回了赵国(留下成语“完璧归赵”)。
  又有一次秦王邀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城西)赴宴,席上秦王叫赵王奏乐,赵王不得己做了一下,于是秦王叫史官记录下:某年某月赵王为秦王奏乐……这显然是对赵王也是对赵国的一种侮辱事件;蔺相如凭借他的机智当场也逼秦王击罄,并且也让随人记录下来免去了赵国的耻辱……赵王特别欣赏他的才能,回国后提拔蔺相如为相国。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任上卿,曾经多次带兵战胜齐国丶魏国,是赵国的大功臣。当他听说赵惠王拜一个无名的蔺相如为相国, 位居自己之上, 心中很不服气,表示要和他斗一斗。
  这消息传到蔺相如耳朵中,他想:“秦国虽然强大,但是始终不敢攻打赵国,这是因为文的有我, 武的有廉颇,如果我们之间闹起矛盾,那就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所以要讲团结, 多让着他点为好。
  一天蔺相如带着随从在街上走过,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过来了。蔺相如忙叫自己的人员先到小巷中去等一等,等到廉颇的车队过去后他才走出来。这时手下的人很气不平的说:“您和廉将军都是国家的上卿,并且您丞相的地位在他之上,为什么我们要给他让路,我们怕他吗?……”
  蔺相如后来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解释:秦王比廉颇威势大多了,我都不怕,怎能怕廉颇呢?不过我们应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平时多让着他一些,求得团结才对……
  众人明白了相国的用心,都赞同他的意见,承认到底是相国看得远丶气量大,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这事后来又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反复进行了思考,承认蔺相如确实比自己的修养高,自己错了就要勇敢的承认错误,给他赔礼道歉。于是廉颇赤裸着上身,背上一捆荆条到相国府去请罪说:“我是老糊涂了,现在我来给您道歉,请您随便抽打我吧。”
  蔺相如看到老将军这样坦直丶诚肯,赶紧把他扶起,解除了荆条,为他换上了衣服,十分诚恳的劝慰他: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我们赵国的前途才能更好……
  从此以后,两个人更团结友好了。


                         《不记前怨》
  唐朝宰相陆贽当宰相时,听人们舆论太常博士李吉甫和一些人拉拉扯扯谋私利,陆贽没做调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李吉甫贬到明州去做长史。李吉甫当然心理很不痛快,一些人也为这件事抱不平。
  后来皇帝听了谗言,把陆贽贬到长江三峡附近的忠洲当别驾。
  后上任的宰相知道陆贽与李吉甫之间的过节,就把李吉甫提升为忠洲刺使,目的是想利用他和陆贽的矛盾,压制陆贽永远不能回京城。
  可是李吉甫是个心地宽厚又聪明的人,他主动请陆贽吃饭,诚恳的和他交谈,陆贽很感动,坦直的诉说了过去的事,向李吉甫表示歉意,从此两人共同商议工作,团结相处很和谐。
  

                        《团结对敌》
  唐朝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当副将,一天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此后见面很少说话。
  后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提拔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这样一来郭子仪就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紧接着朝廷又令郭子仪带兵征讨安禄山。
  李光弼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怕郭子仪整到他们全家,就硬着头皮去郭子仪那里去赔礼去说:“过去是我做的不好,太不对了,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您怎么处罚我都行,只要您放宽我的父母和家人就可以了……”
  其实郭子仪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见李光弼这样说,赶紧从座上下来抱着他说:“您说哪去了?,我怎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再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都怪你……现在,国家正处在动乱之机,我们更应该紧密团结,共同对敌才对啊。”
  从此两人解除了前嫌,有事共同研究处理。


                     《忍让为国》
  寇恂是汉朝时期幽洲昌平人,他帮助刘秀打天下,屡立战功,是开国元勋之一。刘秀登基后封他为颖川刺史,他工作认真执法严明。
  当时很多地方仍有战乱,个别将军对队伍管理不严,任士兵去抢掠百姓财物……贾复的队伍就有这种现象。
  一次贾复的部下带了一些人到颖川来抢掠,还杀了人。寇恂让人把带头闹事的人抓获,经审问证据确凿,寇恂就下令把他在集市上执行死刑。
  贾复知道了这事很不满意,认为是寇恂在故意出他的丑,表示以后一定要报复。寇恂听说这件事后,也觉得这事办得不够妥当。
  一次贾复带兵路过,他对部下说:“我和他的官职一样,他这样对待我的部下,明摆着是没把我看在眼里,我这次一定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寇恂早就知道贾复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听说他要路过这里就对自己的下属说:“贾复这次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你们多预备些东西,招待得好些,我躲躲他。”
  寇恂的部下谷旁很不服气的说:“您和他的官职一样大,何必怕他呢?他的部下被执行死刑,是因为触犯了法律,完全该杀……我带过兵,可以保护您的安全,要是他要动手,就由我收拾他!”
  寇恂说:“这么做不好,我倒不是怕他,现在刚建国不久,如果事情闹大了,对各方面都不好。当年蔺相如正确处理廉颇一事,很值得我们学习,冤家宜解不宜结呀!
  寇恂做了很好的准备,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贾复,预备了酒席给他接风,表现的非常的诚恳热情……席上,寇恂向贾复表示了歉意,贾复也不好意思再发作。
  后来皇帝刘秀知道了这件事,又做了双方工作,这个矛盾终于很好的化解了。

教育文章列表 - 欢迎浏览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