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父母育儿要有危机感,这就是说,你要时刻的关心、警惕你的孩子不成材。
有这样严重吗?而且有时刻关心和警惕的必要吗?……
是的,而且很有必要!我本人先后在江南和东北两地办了两次"早期教育函授学校",看到大多数父母都是抱着坚定丶乐观的育儿成才的观念和信心,学习并且认真教育孩子的。也确有不少孩子在家长科学育儿的精心培育下出息了、成才了。但是应当承认,育儿不成功的更多。一个本来可以培育成优秀人才的孩子,可是却没能成功,这不是太可惜了吗?特别是到后来看到结果------孩子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意识到为时已晚来不及补救了,这不更令人痛心吗?
那么为什么有的父母育儿没能成功呢?
主要责任仍在家长,因为父母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你的"钥匙"没对头,没能启开孩子热爱学习的那把"锁
"。
说起来,培育孩子从热爱学习直到成才,这是一个变数很多,而且相当复杂的过程,不是任何家长都能办好的事情。育儿成才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并不容易把握好,它不像1
+
1=2那样简单直接,正如有的孩子喜欢美术,有的孩子喜欢音乐……千人千面,而绝不会千人一面。即使五个孩子由同一父母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孩子最终也会各有不同的结果。所谓"一家生五子,五子各不同",其中必有高低优劣之分。
我们不能盲目地自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顺利成才,而不存在不成才的可能,否则危险就真可能来到你的面前。
避免上述"可能性危险"的办法就是保持育儿"危机感",时刻观察、思考孩子是不是愿意学习、愿意读书?是不是品德良好、积极进取?是身心健康地走在不断进步的路上?还是视学习为负担或者已经有了其它种种消极的倾向?……
要认真地估量可能发生的后果,并及早想办法,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及时返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致此,我想你已经觉得育儿要有危机感的必要了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