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山

标签:
杂谈湖南通道记录纪实历史旅游落霞情感摄影文化万佛山 |
分类: 游记 |
早上3点半起来,4点30几个人上车由通道出发去万佛山。
通道县城到万佛山也不过20几公里,那路不好走,坑多,颠簸着,大巴小心翼翼的走了1个半小时。到了景区,黎明前的静悄悄,只有我们这些人的说话声和天上的星星月亮做伴。电筒光在闪耀,我在最后一个压后,他们请帮扛包的当地人走在前面,50一个。
那天也亮得快,眼看着天际的鱼肚白出来了,云雾也涌了过来。
有人兴奋起来,大声呼喊着。
这山不高,也就海拔597.9米,到山顶以平均速度40分就够。
先到的人已经在山顶咔嚓了,我在半山,看着远处的月亮和近处的孤树。
淡淡的绛红,紫,黄,淡淡的薄雾,没有让人惊叹的浓艳日出,却有小女般的娇羞。
万佛山是由紫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岩山,呈三棱形,远观秀丽典雅,近看气势磅礴,从山脚至山顶,陡峻处呈90度的坡度。
昨天,有一批人来了,看过他们的片。当时雨后的万佛山,青山洗尽,有白云飘飘。
万佛山原名迎风山,典型的丹霞地貌。相传在古时,这里一片汪洋,烟波浩森。今时的座座石峰都为昔日龙宫的玉宇琼阁,虾兵蟹将所化。人们在此依山立庙,倚险建寺。古时有"南七十二庙,北三十六寺,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万佛山势雄而形秀,登主峰而视,群峰簇拥,如万佛朝宗,云海峰林,气势磅礴。
我和我的人说,只要是出了门就会有收获,风光,靠的是运气,看的更是心境。
1996年,县旅游局沿北面山脊凿石,开辟了一条“之”字形水泥阶梯小路可直达山顶。
顶着绿色壳背的南海神龟,是经流水沿节理侵蚀、切割,或风化、崩塌等作用而形成的。
万佛山的来历,流行两种说法:一说万佛山四周有林立般的大大小小石山环绕着,有如万佛朝圣,故名万佛山;二说在万佛山的石岩上,侵蚀、风化,致使崖身演化出各具神情的“佛面”,万佛山因此得名。
当年红军途径此地
清晨的阳光充足而不刺眼,暖暖的晒在小桥流水处。万佛山的森林覆盖率则高达85%,氧气充足新鲜,植被色彩生动。万佛山的药用植物达200多种;木本植物是109科1118种”。这样的数据,最终是以绿色占据整个视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地质学家们为什么要将万佛山的丹霞地貌比作“绿色万里长城”。
月亮湾展示了丹霞地貌的内部结构,是活生生的地理地貌展示课堂。
看起来很高,其实没什么不可以。只要你走出第一步,风景就在你脚下,在你身边。
回头仰望佛顶,啊米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