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栖霞真境

(2011-01-17 16:43:57)
标签:

桂林山水

栖霞真境

普陀山

七星岩

记录

纪实

漓江

历史

旅游

落霞

七星公园

分类: 桂林石刻
    诺亚群的年会在6合路的门集合,我却又是自己一个人由大门进去,在公园瞎逛.

    无数次经过这栖霞寺,在这普陀山上看过朝阳洞,七星岩等,在今天下午冬日的暖阳里,镜头里的光晕下的栖霞寺,已不见往日的香火旺盛,没有晨钟悠扬.仰望中,山色苍茫,松木交叠.

    隋唐以来,随着佛教在广西的传播,风景秀丽的桂林吸引了众多的名僧佛徒前来,而栖霞洞,那更是个令僧侣们心醉神迷的福地洞天.当年的栖霞寺成为佛教徒的圣地.而今天的栖霞寺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香火,但是在桂林春天雨季里,普陀山云雾缭绕,如仙气弥漫,仿佛远在天宫.云雾散尽,它却是实实在在,就在人间.

 

栖霞真境
在清人朱树德的<桂林八景图>里,"栖霞真境"也列名其中."
栖霞真境
 栖霞真境"指的是什么,是香火缭绕的栖霞寺?还是天宫玉宇的七星山?
栖霞真境
到了今天,如果说去栖霞寺,七星岩,大家都知道.但栖霞洞和七星岩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翻看<桂林石刻>,了解到,栖霞洞是隋唐以前就有的名称.绍兴五年(1135年)李弥易根据尹穑所讲述的故事,于岩内书《仙迹记》摩崖石刻,岩洞因此又名仙李岩.淳熙元年(1174年),范成大因传说中日华、月华所作“不缘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朝会碧虚”诗句,于岩洞前修建碧虚亭,并书《碧虚铭》刻于岩壁,岩洞因之又名碧虚岩.明张鸣凤《桂胜》里说:“栖霞,相传名起自唐.宋改为:仙李岩’”.而在现在是七星岩洞口,最早的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高僧昙迁(542~607)所题“栖霞洞”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400多年.所以,张鸣凤说的时间应该是不正确的.而在今天,七星岩的名字比栖霞洞的名字更响亮,慢慢的,大家都记住七星岩这个名字.
栖霞真境
 范成大说"七峰如北斗"所以叫七星山.在元明清,七星栖霞两名并存.由于栖霞洞在七星山半腰,所以现在称为七星岩.每当夕阳西下时,半山腰上的栖霞洞,在晚霞的照耀下烟霞缭绕,虚无缥缈,被世人誉为神仙洞府.明代人严震直赋诗赞道:
  栖霞有真境,远在桂林间。
栖霞真境

栖霞真境
 七星岩雄伟深邃,自古以来就是僧人遁迹,道人求仙之所,也是古代名人文人骚客游玩之地,他们在洞口洞里留下了许多的诗文和题刻,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碧虚铭》,俞献可、燕肃等三人天禧二年(1018年)的题名,柯梦得的《方公祠堂迎送神曲》等,七星岩的诗文,基本以栖霞仙景为中心.都谈到栖霞真境虚无缥缈的仙气.在他们看来,观赏云霞蒸蔚的七星岩七星山,如同君临上界,置身于天上宫阙,顿忘俗虑.
栖霞真境

栖霞真境

栖霞真境是古八景之一,到了今天,随着栖霞寺的重新建成,普陀山,七星岩的修整一新.栖霞寺和七星岩,加上幽深的自然环境,栖霞真境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新的意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寻隐真岩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