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清秀山-2

标签:
风光感悟桂林石刻记录旅行/见闻旅游美图民俗清秀山摄影文化休闲 |
分类: 桂林石刻 |
西岩看下去是冶金机械厂。
东洞高1.8~4米,宽4~8米,从东岩看可以眺望城北群峰。东岩地势略高于西岩,洞内面积440平方米。
探幽
洞内唯一造像
张自明诗刻,云:“甲子循环各一时,~~~~~~,问汛河边织女机。”
最早题诗 北宋1107
最早题名是北宋元符三年(1100),杜唐臣等七人的题名
很不显眼,完全可以忽略的 最早的石刻 北宋嘉祐年间《1057-1063》伯泰题的《嘉祐》,
北宋靖康元年(1126)临桂县令唐铎《新修清秀岩记》唐铎,临桂县令,吕愿忠门生。记云:此处偏远之洞是经略吕愿忠发现并组织开发的。
南宋嘉定七年(1214)方信孺题诗,从左往右读,云:“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閟此岩扉。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张孝详等题名 丙戌为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李彦弼独游石刻:“欲骑日月超然之韵,端臣独游。”行草书,没有日期,在还珠洞李彦弼还有一件题名石刻,为:“乙未元日,端臣只游。”真书,政和乙未,公元1115年,元日即正月初一,是为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在合家团聚的年初一这一天,李彦弼竟然一个人出游,谁来猜猜他的心情。
李彦弼,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米芾的诗友、文友,公元1101年被贬桂林,任教授推官,教授四书五经。初贬桂林时,心情很坏,很郁闷,闷闷不乐,米芾为此专门在真州东园青燕堂设宴,与其话别,同时写诗一首盛赞桂林山水,盛赞桂林地方官程节,并以此劝慰李彦弼,嘱咐李将诗送呈好友程节,后来有了龙隐岩著名的摩崖石刻《米芾程节赠答诗》。
公元1115年,此时的李彦弼已官至桂州军州通判兼管内劝农事借绯鱼袋。被贬桂林已经14个年头了,难道李彦弼心中郁闷、块垒仍然难消?依然念念不忘北归吗?竟然于年初一一个人出来游,出来散心,心中仍有难以排解遣散的苦闷与不快吗?李彦弼在桂林的摩崖石刻,记载有年代,且年代最晚的是公元1117年。《李端臣清秀山题名》“欲骑日月超然之韵端臣独游”,他的独游没有哀叹,而是欲骑日月超然之韵,意思是日月那么高远、离世脱俗,他可谓是独行侠了。
时光如梭,岁月如风,清秀山何时再重现往日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