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已去几千载,鳞甲犹存空洞中-南溪白龙洞

标签:
感悟随笔纪实旅游美图南溪山情感人文摄影生活纪录文化杂谈 |
分类: 桂林石刻 |
南溪山洞多而奇,以北面的白龙洞最为著名,是南溪山最高最大的洞穴它洞口高敞开阔,好像一间高大的石屋,石壁白色,有一石乳下垂,极似龙头,所以叫作白龙洞。
《方舆胜览》说它:“四壁悉是乳液所凝,五鳞学花,灿若宝所。”白龙洞与锅底洞南北相通,元岩与穿云岩也是南北对穿,观音洞与龙脊洞则为东西相通。现在用人工把这3组洞穴打通,6个岩洞连为一体,从白龙洞石槽进入, 到锅底洞的“金山银山”折回,转入穿云岩的“对虾挂壁”、元岩的“观音像”,东转,经龙脊洞的“高山深谷”出口,共25个景点,洞程总长523米,形成一个曲折回转、起伏跌宕、深邃虚幻的洞府天地.
李时亮的《白龙洞题诗》、关尉宗的《苗子居等五人同游白龙洞记》, 吕愿忠的《白龙洞诗》。
缐国安<鼎建白龙岩纪事碑记>康熙元年1662年
清南下将领缐国安撰文,记述他在统一广西,云贵过程中,率领军队追击南明桂王和农民军情况的摩崖石刻.缐国安为孔有德部下的一名军官,清军攻打登洲时,抵挡不住,他与孔有德一起投降清军.
他这篇文章虽然是因重修白龙洞的堂殿而做,也以很大篇幅赞扬了桂林山水.但更重要的记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清军南下以及南明和大西军抗清的情况.这对于研究明清之交的历史,特别是广西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从白龙洞入口,游到玄岩,再接着游龙脊洞,然后再出来。出刘仙岩,便可到达一个上小下大的田螺,故名螺窟。
明李开芳题"蜕岩"榜书
“天柱插山峰”五个大字立在悬崖壁上,气势宏伟。
过了穿云岩,有条小路,问了下说有个3清洞,又名老君洞,玄元洞.就转了上去.
清朝有重修.
3清天尊的头已残,殿也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