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2

标签:
感悟随笔纪实靖江王陵旅游摄影生活纪录图片和视觉文化 |
分类: 游记 |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平安。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四灵”,它们是龙、凤、龟、麟。其中龙掌管调风顺雨,凤掌婚姻家庭、龟主寿命、麒麟主吉祥,也送贵子。据说麒麟是一种形似鹿,牛尾马蹄,独角,全身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活物的仁兽,也称“四不象”,也许它最象鹿,故其名以鹿为傍。在古代,官府衙阁被称为“麒麟阁”,麒麟是送子送福的吉神。传孔子出生时,有麒麟含玉出现在其家院中,故古人将贵子称为“麟儿”。哪位想要贵子的,可拜麒麟。
广西多山,能适应这种地形的交通工具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只有广西德保出产的一种矮马。矮马成为了当年庄简王等历代靖江王们出巡游猎的代步工具。庄简王为了在死后也能享受到在世之福,也为了表示他所管之地位于南方,便在陵园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石像,形为一个武士手执缰绳,垂手立于一匹身形矮小的矮马身边。据说这位武士便是王的女婿,只有用自家人牵马,才是最安全的。难怪人们把皇与王的女婿叫“驸马”。现在请大家猜猜这匹马的名字――千里马?不对;御马?不对。它叫逍遥马。
这陵门前一左一右守护着两只威武的狮子,左为雄、右为雌。雄狮左蹄下踏着一个球,欲称“狮子滚绣球”,狮子脚下的球象征着权力,也象征着统一寰宇――把持天下于掌股之间;雌狮右蹄下踏着小狮子,俗称太师(狮)少师(狮),象征着子嗣昌盛,并且有教养――这是因为古代皇帝太子的老师官封太师、少师,把太子的老师摆在皇家建筑物的门面,是古人利用了谐音的方法象征性地把这种内在的意愿表达面出。
这是外园中的最后一对石作仪仗。说起它的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前的秦代。这个石像原名翁仲,他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出色武将,姓阮,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派他镇守临洮,以防范匈奴。翁仲在临洮曾多次打败来犯的敌人,使匈奴人闻之丧胆。翁仲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铸其铜像于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匈奴入侵,远远见到这尊铜像,犹以为生,惧而退,从而流传下“铜像退兵”的典故。自秦开始就纷纷在陵前设置翁仲象,只不过铜像逐渐变成了石像。现在,人们已习惯于把陵前所有的石人称“翁仲”。
中国古代俗话有云:龙生九子不成龙。虽然它们都成不了龙,但却各有所好。狻猊相传为龙之八子,它的形状长得象狮子,却十分喜欢音乐和宁静,而且特别爱好香火。把它置于陵园,是想让人们烧香进祭时,令其坐享其成,享用人间烟火。还有一种说法是:“烟火”有子孙繁衍、后辈兴旺的意义,“烟火不断”、“香火不断”即表示其子孙永祚,年年仍能有人来此烧香拜祭,庄简王当然希望自己能“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把狻猊置为三石作仪的第一兽,可见庄简王对子孙繁衍后继有人的家庭延续的重视.
棱恩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这种顶式的房屋显得宏伟壮丽,而且歇山顶还具有排水速度快、结构牢固等优点。棱恩殿为三进五开间――我国古建筑的规模大小,都以“间”作为计算单位,“间”就是由四根子组成的矩形空间,看房屋级别的高低就必须看“面阔间数”,面阔间数是指房屋立面的迎面间数,间数越多,等级越高,就如现在社会上衡量住房大小是以几房几厅为标准一样。按明清规制,皇帝用五进九开间;王用三进五开间。
庄简王陵的建筑物屋顶琉璃瓦颜色均为绿色,这不但使王陵在大自然的全景中与周围的秀色山水和谐一体,而且就古人来说,它还有“防火”之用。中国古建筑为木结构,最怕火,古人依据八卦学说中的绿色象征着可以克制火焰的水的理论,便把王的屋顶琉璃瓦安排为绿色。又因为黄色代表“土”,土也能灭火,故皇帝宫殿便用黄琉璃瓦。在中国古建筑中,连颜色也有极深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