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2

(2008-09-22 15:57:25)
标签:

感悟随笔

纪实

靖江王陵

旅游

摄影

生活纪录

图片和视觉

文化

分类: 游记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平安。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四灵”,它们是龙、凤、龟、麟。其中龙掌管调风顺雨,凤掌婚姻家庭、龟主寿命、麒麟主吉祥,也送贵子。据说麒麟是一种形似鹿,牛尾马蹄,独角,全身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活物的仁兽,也称“四不象”,也许它最象鹿,故其名以鹿为傍。在古代,官府衙阁被称为“麒麟阁”,麒麟是送子送福的吉神。传孔子出生时,有麒麟含玉出现在其家院中,故古人将贵子称为“麟儿”。哪位想要贵子的,可拜麒麟。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广西多山,能适应这种地形的交通工具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只有广西德保出产的一种矮马。矮马成为了当年庄简王等历代靖江王们出巡游猎的代步工具。庄简王为了在死后也能享受到在世之福,也为了表示他所管之地位于南方,便在陵园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石像,形为一个武士手执缰绳,垂手立于一匹身形矮小的矮马身边。据说这位武士便是王的女婿,只有用自家人牵马,才是最安全的。难怪人们把皇与王的女婿叫“驸马”。现在请大家猜猜这匹马的名字――千里马?不对;御马?不对。它叫逍遥马。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靖江王当年的封地包括两广、云贵以及老挝、越南北部的丛林地区,在这里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出没着一种身体庞大、性格温顺的动物:大象。把大象的石像放在陵园里,这表明帝王们“广有顺民”,而且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王侯辖地之广。如果仔细观察庄简王陵中的石像,你会发现它长了一双凤眼,而且是双眼皮,还有眉毛,大象已被拟人化了。这是因为古代礼制规定,父亲死后,做儿子的要守灵三年,但作为王侯,他有国家大事,朝廷重机要他去处理,内外不能分身,故而刻了人像于此替其守陵,一只眼睛对外看护陵园,另一只眼睛看内,时刻守灵。此外,大象还寓意国泰民安,万象更新。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这陵门前一左一右守护着两只威武的狮子,左为雄、右为雌。雄狮左蹄下踏着一个球,欲称“狮子滚绣球”,狮子脚下的球象征着权力,也象征着统一寰宇――把持天下于掌股之间;雌狮右蹄下踏着小狮子,俗称太师(狮)少师(狮),象征着子嗣昌盛,并且有教养――这是因为古代皇帝太子的老师官封太师、少师,把太子的老师摆在皇家建筑物的门面,是古人利用了谐音的方法象征性地把这种内在的意愿表达面出。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这是外园中的最后一对石作仪仗。说起它的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前的秦代。这个石像原名翁仲,他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出色武将,姓阮,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派他镇守临洮,以防范匈奴。翁仲在临洮曾多次打败来犯的敌人,使匈奴人闻之丧胆。翁仲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铸其铜像于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匈奴入侵,远远见到这尊铜像,犹以为生,惧而退,从而流传下“铜像退兵”的典故。自秦开始就纷纷在陵前设置翁仲象,只不过铜像逐渐变成了石像。现在,人们已习惯于把陵前所有的石人称“翁仲”。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这个形象如羊的石兽名神羊。在有些靖江王陵前的神羊,只有一只角,叫獬豸,功能与神羊一样。它们性格忠直,能够“辩曲直,明是非,专以其角触击不正之人”,故又名“法兽”。古代法官的帽翅形似其角,以示法官清正无私,心下坦荡磊落,故其冠又称为獬豸冠;把神羊放置于此,有守墓镇邪之用。而神羊这种跪姿又有“跪乳谢恩”之意,示子孙后代领受祖先恩德,时时刻刻不敢忘本。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中国古代俗话有云:龙生九子不成龙。虽然它们都成不了龙,但却各有所好。狻猊相传为龙之八子,它的形状长得象狮子,却十分喜欢音乐和宁静,而且特别爱好香火。把它置于陵园,是想让人们烧香进祭时,令其坐享其成,享用人间烟火。还有一种说法是:“烟火”有子孙繁衍、后辈兴旺的意义,“烟火不断”、“香火不断”即表示其子孙永祚,年年仍能有人来此烧香拜祭,庄简王当然希望自己能“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把狻猊置为三石作仪的第一兽,可见庄简王对子孙繁衍后继有人的家庭延续的重视.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棱恩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这种顶式的房屋显得宏伟壮丽,而且歇山顶还具有排水速度快、结构牢固等优点。棱恩殿为三进五开间――我国古建筑的规模大小,都以“间”作为计算单位,“间”就是由四根子组成的矩形空间,看房屋级别的高低就必须看“面阔间数”,面阔间数是指房屋立面的迎面间数,间数越多,等级越高,就如现在社会上衡量住房大小是以几房几厅为标准一样。按明清规制,皇帝用五进九开间;王用三进五开间。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龙生九子,其中就有四子守在朱佐敬的天堂福地里。请看那屋脊上两端的兽头,它张着大嘴,正吞吃着屋脊,这个名叫鸱吻的龙之第四子,性好食妖怪,而且习性属水,把它放在屋顶上,可免除火灾,但它又好动,为了防止他偷偷溜走,天帝不得不用剑把它钉在屋脊之上――请看,那就是剑柄。鸱吻源自印度佛经中雨神的座物。摩竭鱼,摩竭鱼有灭火的本事,鸱吻也就有了灭火的功能。恭城孔庙正脊两端塑的便是摩竭鱼,也有说那是鱼尾星的.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庄简王陵的建筑物屋顶琉璃瓦颜色均为绿色,这不但使王陵在大自然的全景中与周围的秀色山水和谐一体,而且就古人来说,它还有“防火”之用。中国古建筑为木结构,最怕火,古人依据八卦学说中的绿色象征着可以克制火焰的水的理论,便把王的屋顶琉璃瓦安排为绿色。又因为黄色代表“土”,土也能灭火,故皇帝宫殿便用黄琉璃瓦。在中国古建筑中,连颜色也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 <wbr>2

 

 出了棱恩殿,也就参观完了庄简王陵的前陵部分。庄简王的后寝就是棱恩殿后面的墓塘,墓塘是一个地下宫殿,封土高10米,直径36米,地宫为双室券顶结构,两个墓室约六十平方米,是庄简王和沈妃的合葬墓。庄简王修了这样规模宏大的陵墓,重要的择址参就是风水之说,风水对于古人,就仿如科学对于今天一样重要。站在宝城之上,越过棱恩殿的屋脊,我们眼前是一条笔直伸出去的路,而在我们身后,绵亘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大山――尧山;风水学正是注重阳宅(或阴宅)后有靠山,前有出路。后有靠山表示根基稳固,源脉丰隆,前有出路表示子孙繁盛,前途无量;在庄简王陵的实地中,靠山就是海拔909米的尧山,出路就是陵前那势无阻挡,直直地延伸出的空路。另外,我们还发现,这出路的两侧分别有一座小山耸屹,在风水学上,这两座就是青龙、白虎的象征。风水主有四向,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青、白、朱、玄四神即为四方掌印之神,而出路两旁的左右照山就对应了青龙、白虎之名,它们的主要作用则是挡住从东南或西北吹来的季风,从而起到一种屏风帐幕的作用。为什么要挡风呢?《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古人认为,一个人乃至一种事物能够生存、生活,都是因为他们依靠了气的支撑,没有了气,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条件。而“风水”的得名也和“气”有关,据晋代《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而聚气就是这种东方巫术的基本目的。庄简王陵左、右有坡,后有山,形苦居于太师椅之中,前边还有沟水,恰好对应了阴宅水学说。有人开玩笑说,这大概就是为什么11座王陵中为什么恰巧选中了它来重修的缘份吧!各位请留神那出路两边的“青龙”、“白虎”之山――左边那座照山的山势要高过右边的山;在风水学中,青龙必须压过白虎,对应于实地的此处,左照山属青龙之方,帝王视已为龙,当然不能让相对应的“白虎”压住自己;况且白虎在中国古代又是一种“煞星”,庄简王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被煞星“管束”。今天看到的实景便是这种学说的真实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