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的多空分歧
我自认为自己不算是个死空头,更像是一个趋势发烧友,偏向于右侧和中线的思维。就当前行情而言,不在市场风险被稀释得差不多的时候,不会轻易喊出唱多的观点。从3000点附近开始表示对市场看淡,找出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事实上,市场的确是因为这些因素而下来了。现在存在疑问的是,这些不利的因素消失了吗?正是因为有不少偏向于趋势分析的人都提出这样的疑问,使得市场在大涨一周之后,展开了多空论战。
现在市场看多的主要原因,是温总理的“通胀可控”表态。可是,当在英国接受香港媒体采访的时候,我们从措辞中发现,“通胀可控”,不代表“已经得到控制”。这种说话让市场费劲心思地猜测,有的人认为CPI4%即使难控制,但控制在5%以内是没问题的;有的人则认为,即使CPI在下半年出现高点,也将仍然运行在高位,管理层不会就此而放松货币政策。
围绕着“通胀可控”的表态,衍生出“央票重启后是否加息”、“地方债务巨额能否偿还及影响大小”、“货币政策是否会放松”等一系列的讨论。有趣的是,没人再去讨论新股发行,没人再去讨论国际板,没人再去讨论欧债危机。一位叫钮文新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说国际投行做空中国的战端已展开。笔者对这个事情不怎么感冒,因为,国际金融大战是由国家去打,而A股市场涨跌大战是由管理层、机构、媒体、分析人士以及散户来打。
多空的分歧已经产生,这种分歧主要集中于政策引导的层面。因为,管理层的表态并不十分明确,引得市场猜想不断。管理层之所以没有明确表态,因为有些事情,现在还不好说。所以,市场震荡趋势不可避免。而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股指已突破3067点以来的下降通道,市场力道由弱转强。同时,市场上行过程中,有年线、十周均线和前期集中建仓位置的压力。因此,当前市场,更多应是以震荡为主。对于普通股民而言,短线客可大胆博弈,中线客持股或是持币观望。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