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无大碍是否就无大熊市?
今天上午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标题为《经济无大碍,大熊不会来》。文章作者为“英犁”,恕我孤陋寡闻,以前没听说过。不过,由于文章是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的,分量还是有的。
作者先从各大券商的2011年策略报告说起,虽说券商一致认为今年会走出一波牛市,然而事与愿违,我们的股市前五个月完全看不出有丝毫“牛”的影子。于是,很多券商知错就改,修复了之前唱多的格调,开始一心一意地唱空,甚至认为市场会走出一个大熊市来。于是,作者的观点就跳出来了:经济无大碍,大熊不会来。作者从CPI有可能见顶、经济不会滞涨、GDP保持较高速增长等因素出发,得出经济无大碍的结论。然后,再从当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6.33倍出发,推导市场大熊不会来。
其实,笔者也是赞成今年不会出现大熊市的,但原因和英犁的观点完全不同。笔者不去谈经济,不去谈市盈率,只是从管理层需要发挥股市的融资作用这点来看,市场就不会走得太差。可是,我们仍然要弄清楚两个事情:第一,经济和股市有多大关系?股市是否就是我们传说中的“经济晴雨表”?第二,大熊市不会来,我们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
股市是否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拿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2001年到2005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净出口、FDI大幅增长,城镇居民消费也大幅增长,之后,GDP一路节节高升,从2001年的6.8%升到2005年的10.5%。可是,股市呢?大家都知道,五年大熊市;二是2010年,我们的GDP增长率是10.3%,可是我们的股市呢?全球倒数第三。指数跌得虽然不多,但完全一副大熊样。
因此,经济是否无大碍,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即便经济无大碍,也不代表股市就不出现熊市。我们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2001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和国有股减持有关,2010年的弱市则和新股发行、再融资以及限售股解禁有关,如此可见,相比于经济形势,股市更遵循于供求关系。目前的股市,资金不断在减少,而新股发行、再融资和限售股三大害虫尚未除掉,证监会、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还在迫不及待、拔苗助长地推出国际板,如此下去,我们的股市能不熊吗?
有人说,我们对目前的形势担忧过头了。笔者倒觉得,这种担忧是很必要,而且是很合适的。对于当前市场,我们过度悲观,固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国际板影响不大”等言论而放任自己的股票和资金遭受风吹雨打,未免太过愚钝。当前市场已经跌到了2700点附近了,这是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没预料到的。也许,我们的股市会有更多的不曾预料出现。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个别人或纯净或龌龊地唱多,而成为管理层压制通胀、完善金融体系的工具和牺牲品。自己的老婆,自己疼;自己的血汗钱,自己珍重。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