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机构论战市场谁会胜出?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说到了三大利空,并指出,在技术面和消息面的纠结下,市场会有大的动作,要么就是大涨,要么就是大跌。遗憾的是,技术面最终还是顺从了政策消息面。毕竟前期低点2661点位置还是有不少支撑力,因此市场在最低点达到2676点时展开了一定的反弹。但是,如此一来,中长线技术分析图形固然更为难堪,短线的技术分析图形优势也荡然无存。
昨天说到的三大利空,分别是:可能加息、PMI下降、清理2亿地方债务。今天又有新的六大利空:一是制造业数据远低于预期;二是汇金辟谣增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是美股重挫,周边市场齐跌;四是国际油价大跌;五是5月新增贷款料回落差距大于机构预期;六是小盘股解禁洪峰将至,近4000亿小非疯狂套现。利空凶猛,大有风声鹤唳之声势。
在此利空如暴雨的背景下,国内的机构行动终于一致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等机构纷纷发表悲观的市场报告,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有趣的是,国外的一些投行却与国内的机构大唱反调,半斤的鸭子一斤的嘴的高盛,自然也在其列。高盛、里昂证券等国际投行纷纷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加息周期即将结束,紧缩政策走到尽头将推动A股市场见底。这种话有没有道理呢?也许是有的,高盛从3月底就一直间歇性地唱多,唱跌了两个多月,还在唱。没有持续关注高盛观点的股民,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大盘反弹了,正好前一夜看了高盛的观点,一定会觉得高盛很牛。 x
笔者并非厚此薄彼,故意刁难国外机构而给国内机构留情面,只是以有一点我们要弄清楚了,国内的机构说的主要是中短线,而国外的机构说的主要是中长线,而对于国内的普通股民而言,半个月都会觉得太长,何况高盛之类的几个月下来的晃荡。目前的市场处于利好饥渴的状态之中,就像我们昨天说的那样,如果没有诸如降息、下调存准率、暂停新股发行、推迟国际板等实质性重大利好,市场最多就会保持弱势震荡格局。因此,保持谨慎,是应该的,是必须的。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国内外机构的PK论战,国内的机构赢面更大些。近来指标股抗跌性能被腐蚀,中小盘个股更是有很多创出了2661点以来的新低。市场或许会在不久之后要展开反攻,但在反攻之前,还有一次加速下跌。那时,满足了笔者所说的《判断见底七个因素》,才算真正的风雨之后见彩虹。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