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天的大跌?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自从2月14日以来,每当市场分析人士疯狂唱多,高盛、国泰等国内外机构对后市表示极大希望的时候,市场总会在这些人集体唱多的情况下走出大跌行情。从这一点来看,对于目前这种供求关系打压市场与管理层呵护市场的双重作用力格局下,过于热忱地唱多都是不可取的。笔者之前从很多的文章中都说到过,这些唱多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唱多,或者说,他们自己对于自己唱多的观点也并不自信。有些个人分析者可能是因为人云亦云,而高盛之类的机构,则是带着目的的。
那么,反过来说,今天的这种大跌,应该让我们调转枪头,打死多头,壮大空头声势吗?或者说,我们对于现在的行情,应该看空吗?笔者的观点是,连续的大涨行情的条件并不满足,同样的,连续的大跌行情也不会在当前格局中发生。这种说法有些中庸,没错,中国人本就应该奉行中庸之道,目前管理层也是希望股市走出中庸行情:震荡中攀升即可。今天跌破了3000点,很多人很恐慌。其实,所谓围绕着3000点来回做文章,在3000点上方可以做文章,下方做下文章也是可以的。
今天收盘之后,很多消息灵通人士总结了导致今天大跌的六个利空,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一个利空,“新三板”;第二,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流通性收紧;第三,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房价下跌50%说法;第四个利空,美元溃败;第五,基金仓位过重;第六,SHIBOR隔夜拆借利率在21日创下了2月初以来的新高。粗略来看,似乎的确是今天大跌的原因,实际上完全是放屁,这六个因素除了第六个之外,其他五个因素在4月18日之前就一直纠缠着股市,为什么在4月18日之前就没有人去提及呢?难道为了唱多,就把利空因素全部甩一边?为了唱空,就完全忽视利多的存在?这种分析方法是不合理的。
笔者认为,今天之所以大跌,是因为前期大涨的板块和个股出现获利兑现,比如说钢铁板块,前期有不少股票连拉两三个涨停。机构并没有想过进行长线炒作,只是进行短线搏击而已,有了利润,自然要保住胜利果实。很多并未被机构垂青的个股本就风吹两边倒,当热点板块出现下跌的时候,这些跟风板块和个股就跟着一起调整。因此,今天的下跌应该归结于市场原因,而不是消息面的原因。那么,我们的分析目标,自然也应该是技术因素,而不能过于纠结于消息面,甚至是为了证明下跌而挖空心思找利空。
从技术面因素来看,5日均线下穿了20日均线,股指也失守20日均线,MACD指标也死叉了,看似十分危险了。其实不然,我们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金地集团、保利地产等指标股虽然也出现了调整,但是形态依然保持完好,下行过程中,有不少的均线给予支撑。而上证指数的KDJ指标J值已经迅速达到了0,市场很可能出现超卖反弹行情。因此,我们对当前行情应该保持谨慎,而不是悲观。做股票不应该狂喜,也不能狂悲。2930点附近是筹码最集中的位置,市场的下跌空间应该在这个位置附近被封住,届时,我们可做短线埋伏。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文中链接纯为友情链接,不代表本人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