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疯了,你跌破了几副眼镜?
 
   
最近几天,眼镜店的生意估计相当火爆。上周五让很多人跌破了几副眼镜,本周一很多人买了几副新眼镜来备用,这可好了,周二跌破几副,今天又要跌破几副。在资金疯狂抢筹的时候,技术面变得没有丝毫意义;在资金疯狂砸盘出货的时候,技术面同样变得没有意义。10月15日大盘不费吹灰之力就站上了年线,今天,大盘同样轻松随意地就跌破了年线。3100点、3000点、2900点,三个重要的整数关口就像纸糊的墙一样,毫不费力地就给冲过去了。
 
   
现在市场对下跌进行了一个总结,认为此次凶猛的砸盘,是因为管理层放出去的关于加息、上调印花税、“筑池圈钱”等消息,虽然都有些捕风捉影,但对于热钱的做多热情和市场的做多预期都有着强烈的约束甚至是打击作用。10月份起来的行情是源自于热钱涌入所引发的机构抢筹格局,如今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美元贬值速度放缓,国内加息预期增强,从而导致热钱大部队撤退,抢筹格局变成了逃窜格局。
 
   
笔者只是有些奇怪,在2500到2600点附近喊中国股市估值较低的人都躲到哪里去了?难道说,大盘涨到3000点,市场的估值效应就丧失了?那么,跌到2800点附近呢?以招商银行为例,现在招行港股价格现在仍然有20.9元,A股价格仍然只有13.6元,差价仍然在50%以上,A股价格像是玩了一趟过山车。那么,此时此刻,为什么没人大喊现在估值较低了呢?
 
   
这充分说明了一点,在中国股市,其实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两个,一是管理层说的话,二是机构手里的钱。前者是间接的,后者是直接的。目前管理层要对流动性出重拳了,可是,CPI大涨的时候,股市可没见得跟着一起大涨啊?尤其是那些通胀受益股,比如卖猪肉的新五丰、卖牛肉的福成五丰、卖农作物的北大荒、卖药的金陵药业、卖杂货的豫园商城、卖电器的苏宁、卖奶的伊利股份……股市的资金至少没有成为CPI大涨的帮凶,为什么也要被法办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近几天的下跌,虽说是情理之中,却并不是情有可原。简单点说,下跌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但是连续的暴跌,这就不应该了,也是不正常的。所以,笔者认为,市场不会再大幅下跌了,2800点到60日均线位置应当是本轮调整的极限,如果跌破60日均线,则表明机构在近三个月也被套了,那还折腾个什么劲啊?现在很多报道说,基金仓位过重,要出货。我们要知道,基金加仓不见得能让大盘涨多少,同样的减仓也不会让大盘跌多少。而且,机会往往在大跌中诞生,因此,笔者认为,行情要起来了。只不过,由于热钱的激情退温,行情起来得会比较慢,比较温和——震荡盘升吧。
 
……………………………………………………………………………………………………………………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