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尾盘的惊天一跌
在前面的行情中,股指连续的强势拉升让我们隐隐担忧,我们认为市场如果能稍事调整,或许更为安全可靠些。这种盼跌的心态有些“叶公好龙”,今天终于跌了,由于跌得太快太凶,有些过了头,我们很多人思想立马走了极端,担心此次行情就此终结,至少这一波强势的拉升以此而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有机构戏言尾盘15分钟的跳水,意味着机构全线撤退。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笔者并不那么认为。首先需要说到的是,今日市场消息面并没有出现大的利空政策,相反,周边市场的强势上攻对于A股市场而言更可以说是利好信息,因此,今天的反弹应当归结于技术层面。其次我们看到带领着大盘在尾盘跳水的指标股,诸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虽然资金整体呈现流出态势,但流出量十分有限,而且较之于前几个交易日的流入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建筑、大秦铁路、中国联通、中信证券、万科、建设银行等指标股虽然出现了下跌,但主力资金仍然呈现净流入状态,表示今天的杀跌更多属于对倒型蓄意打压,而并非主力机构在尾盘的15分钟即快速从多方变脸为空方。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稍微将心放宽,虽然今日股指日线呈现放量大跌的态势,而且今日与昨日的K线形成了阴包阳K线组合,但是与底部并非一蹴而就筑成一样,市场不太可能以为这15分钟的大跌而形成中短期顶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走出这样的行情,一方面因为上证指数走到了市场分析人士一致认可的2680点集中建仓区,前期套牢盘有解套要求,市场上行压力较大;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保基金和私募基金与券商和基金之间的博弈,四者分为两派,先进场者需要获利兑现,后进场者需要更好的建仓点位。
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如果今天晚上管理层没有半夜鸡叫公布利空政策,那么今天的跳水更多应该归结于洗盘而并非出货。无论是券商和基金的“业绩论”还是前期市场一直呼喊的“估值论”,都没有发生改变,也都需要进一步的上涨空间来彼此满足。笔者依然维持此次反弹目标是至少是3000点的判断,今天这样的下跌并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前面一段时间的持续性上涨理应有快速而充分的调整。如此说来,股指在明后两个交易日中,非但不会继续下跌,反而应该会快速收复失地,重拾升势。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机构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市场的热点转换,八二行情已然向二八行情转换,操作难度也在逐渐加大。盲目看空固然不可取,盲目追涨也不值得提倡。
……………………………………………………………………………………………………………………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