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六月冬眠
六月冬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318
  • 关注人气:185,6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那点事(之十一):券商缘何瞬时从轻仓到重仓

(2010-07-29 08:50:44)
标签:

六月冬眠

六月随笔

股市那点事

股评

股票

分类: 股市漫谈

券商缘何瞬时从轻仓到重仓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一直说社保基金和私募基金敏感度较高,在市场懵懂不知方向的时候率先建仓,而基金和券商则相对比较谨慎,基金保持着近两年的仓位新低水平,券商也只是轻仓参与。而从这两天的机构建仓数据来看,基金的建仓速度明显加快,不过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券商更是以闪电的速度进行增仓,在短短的几个交易日里,即完成了从轻仓到重仓的转变。作为市场的四大主力机构之一,按理说,券商的积极建仓是应该让我们散户感到欣喜的,然而,欣喜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担忧。

 

    券商缘何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轻仓转而为重仓?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莫非是因为对后市极度看好,意图在市场较低水平位置抢得一杯羹?我们的假设太过理想化了,多位券商自营盘相关业务人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只看技术,不看估值”。换句话来说,券商此次闪电增仓跟市场的估值无关,纯粹是因为近期市场走好,技术面得到修饰之后变得越来越好看。

 

    这种回答实在是令人费解,也让用心思考和研究市场涨跌动因的股民颇为惶惑。要知道,近些年来,尤其是2003年之后,市场高举估值旗帜并且吹奏估值号角的主要是两类机构,一则是基金,二则是券商。我们从众多的券商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券商在对市场进行研判的时候,用的最多的词便是“估值”。然而,此时此刻,券商不看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局势了,不看行业的前景和周期了,不看公司的业绩增长与否了,只是像私募基金和大多数的股民一样进行技术博弈。

 

    我们都知道,一个股票市场之所以能够得以运行,一方面需要投机来活跃市场,一方面更需要投资来稳定市场,投机和投资相辅相成,相互依赖。我们允许市场通过资金流向和技术研判进行选择走向,但从大的局势方向来说,股指的走向更多取决于宏观经济,行业和板块的走势取决于行业的前景和周期变化,个股的走向则取决于股价与价值之间的背离关系,严格上来说,这才是正道,才是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存在的意义。然而,当市场中的主力机构纷纷选择了背弃这条正道,而是和大多数中小股民一样进行技术博弈,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和托词来声称中国股市是一个投资市场?当投机作为市场的主要基调,那么股市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和开赌场又有什么区别?

 

    通过券商自营业务相关人士的诉苦中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由于今年上半年行情较差,券商的自营业务自然不会太理想。然而,每个券商对自营业务部门是有盈利目标要求的,上半年没有完成的任务,自然要在下半年来完成。市场已经下跌了这么久,目前反弹趋势良好,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乎,这样一幕闪电建仓的序幕就此拉开,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扇自己耳光的大戏也闪亮登场。大话估值分析优势的是自己,把估值分析扔在脚底下践踏的还是自己,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经理对公司实施禁烟令,并苦口婆心宣导戒烟的种种敝处,然而自己却在烟瘾难忍的时候躲在自己的办公室大口大口地吸烟。

 

    话又说回来,券商的确是有自己的苦衷,自营业务盈利目标是一方面,市场的估值体系是否健全是一方面,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步丧失又是一个方面。当高市盈率发行的个股大行其道,当遭受解禁的个股在公司自行操控而逆市上涨,当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或是日薄西山或是水分沉重,当管理层还没有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上找到良好的过度政策,当本就不成熟的市场被股指期货所蛊惑,我们的市场早已是赤裸裸的投机市场,就连先前一直在为投机做掩饰的机构也妥协了,那么我们的市场或许真的就像上海的一位券商自营业务相关人士说的那样——“只能跟着市场走,比的就是谁下手快”。

 

……………………………………………………………………………………………………………………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