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那点事(之八):新股发行的逻辑
A股史上最高发行价——148元,被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声称是“很少见到这么好的医药企业”的海普瑞,随着股价上冲188.88元之后,来不及逗留一天,连续三天的暴跌,该股即跌破了发行价。随着股价的回落,其背后的炒作黑幕也水落石出。
笔者不关心“海普瑞是否真的值那么多钱”之类的个别股票问题,笔者只关心新股发行背后类似于潜规则式的发行逻辑。其逻辑大致是这样的:市场或该板块的平均市盈率为xx倍,那么新股发行则应该享受这样的市盈率。再稍加包装和吹嘘,则可以堂而皇之地高于平均市盈率发行。放在旧社会,其逻辑则相当于一个新地主对其佃户宣称:前几个地主每年收你们100担大米,全国各地都是如此,所以,我也要收你们这么多。此话说出来,完全没有顾忌佃户是否能够沉受得起,也将地域和灾害等问题全然考虑在外。
高市盈率圈钱,这是整个市场的问题,而不单单是海普瑞的问题。在当前这样的新股发行逻辑下,海普瑞这样的高得吓人的发行价是迟早的事。如果不改变这种逻辑,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海普瑞”来打破海普瑞的记录。当然,最终受伤的,仍然是对这种发行逻辑忍气吞声的股市“佃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