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制造了空头陷阱?
中国的语言文字本就已经相当地博大精深了,再加上股市中的创造性发明,使得股市中许多文字名词都让人“怦然心动”。不论是带着血腥和残忍的“割肉”,还是带着无奈和自嘲的“套牢”;不论是含着惆怅和哀怨的“踏空”,还是藏着杀机和凶狠的“骗线”;不论是充满着神秘感的“黄金分割”,还是充满着想象力的“早晨之星”……都彰示着股市另外一种美,一种艺术。谁说股市一定是赌场?只是角度和心态不同罢了。同样是一副扑克牌,如果拿去玩豪斯并赌钱,当然是赌博;而如果拿去玩魔术,他则成了一种艺术,供人观赏,让人思考,令人痴迷。所以,看待事情,关键看我们以什么眼光去对待,戴着有色眼睛,注定要错过许多的美丽……
打住,再矫情下去,要变成一篇抒情散文了。这就是随笔,我手写我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怪,只能怪“空头陷阱”这四个字,让我联想了这么多。
“空头”,严格来说,A股市场没有空头,真正意义上的空头是判断趋势下跌,然后挂出卖空的单子,等到我们觉得风险过去了再买进来,以此来博取差价利润,有些像融券。A股市场是一个单边做多的市场,只有上涨,才能赚钱;如果是下跌,那么大家一起死,这不但对于散户不利,对于机构也是不利的。那么机构为什么还要致使大盘和股价下跌呢?于是就有了“陷阱”这个词。“陷阱”,原指猎人狩猎时挖的用于捕获猎物的深坑,后来用于比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圈套。用在股市中,就是说,主力机构为了达成自己赚钱的目的,而故意打压大盘和股价,让我们散户认为趋势要向下运行了,让我们担心趋势的下跌会导致亏损,于是在相对的低位忍痛割掉筹码。“空头陷阱”四个字一合,意思就十分明显了。
当前市场从6124点下跌到最低点2990点,跌幅超过了50%,纵然是美国经济衰退波及全球,纵然是通货膨胀使得高层担忧,纵然是市盈率仍然居高不下,纵然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达到顶峰并开始下滑,纵然是国难当前全国哀悼,也不至于让股市继续下探,走出“大逆不道”的态势。笔者认为,到了目前这个点位,如果不出现经济危机之类的严重性灾害,那么股市的每一次下跌都是主力机构的有意所为。基金的分红压力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大小非解禁5月份和6月份也算比较少,对于资金上仍然充裕的市场来说,掌握了大资金的基金,它们的动向,无疑成了市场的决定者。管理层要求基金的仓位在70%以上,不合常理的管理,必然诱导基金不合常理的操作。金融、房地产、有色金属、机械、钢铁等核心蓝筹板块在一季度遭遇了基金的大肆减仓,目前如果基金想要夺回失去的筹码,必须制造“空头陷阱”,用凶狠毒辣的手段来夺走我们散户早已鲜血淋漓的筹码。当然,周二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日子,加上央行发行央票,一共回笼货币二千三百多亿元,对国内市场的流动性显然将会产生一定收缩作用,以及游资的短线获利抛压也是周二大跌的原因,以及周边市场的不稳定,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基金的“故意所为”。
“空头陷阱”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制造:第一,利用已有的消息或是编造消息打压股市,造成恐慌性抛盘,让基本面分析崇拜者离场;第二,成交量不规则萎缩;第三,无来由的几根大阴线,在关键技术点位制造破位的图形,让技术分析崇拜者离场;第四,往往是在相对低位,人们已经遭遇过大亏损,之后出现一波反弹,正当人们期盼大反转的时候,空头陷阱的出现,让心理层面分析的崇拜者离场。
主力机构就是通过这样四种十分尖酸刻薄的手段,让基本面分析崇拜者、让技术分析崇拜者、让心理层面的崇拜者纷纷知难而退,从而达成收集筹码的目的。在大资金不规则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招数面前,任何分析方法都要暗然失色,都要成为傀儡,都要成为我们亏损和踏空的主要原因。
笔者还是那么固执地认为,笔者之前的三十三篇理念随笔文章是对的,理念、纪律和心态,是决定我们在股市中能否从容赚钱的真正功夫和“内功修为”,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政策消息的分析以及心理层面的分析、黄金分割、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分析方法都是辅助的“招数”。面对“空头陷阱”,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理念,严格的纪律和稳定的心态。
理念方面,知行合一,如果你是做短线,那么应当顺势而为,暂时出来,等待反弹时再果断杀入。短线讲究的稳、准、狠,就像游击战一样,闻到风吹草动就跑,看到情势转好则进攻,不能拖泥带水,不能优柔寡断;如果是做中长线,那么此时的震荡,此时的陷阱,完全可以不放在眼里。中长线讲究的是忍耐、执着、自信,就像持久战一样,也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干一行爱一行,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股市中给我们的选择是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不属于我们,我们需要的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地耕耘。没有持有三五年的准备,就别作中长线。机构的“空头陷阱”正是考验我们耐心和自信的时刻,我们甘愿屈服吗?我们甘愿把低价筹码交给凶狠的机构吗?纪律方面,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心态方面,像教父一样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所发生的一切。
最后给大家讲一则故事:这是今天在《上海证券报》上看到的,很是触动,感谢原文作者。这个故事严格来说不算是故事,因为没有什么情节,有的只是一些思考。说是寒冷的“冰川世纪”中,有时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地球上都没有阳光,在一片黑暗中,食物链终于崩溃了,许多物种包括当时地球的统治者——恐龙都相继灭绝了。而就在这种黑暗的地球末日中,恐龙的近亲——鳄鱼,却奇迹般地顽强存活下来。为什么鳄鱼能够生存?有什么独特本领?经过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科学家的综合研究得知,鳄鱼之所以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凭借的是冷静、理性和耐心。鳄鱼的冷静,表现在它虽然迟钝,但是猎杀食物时非常有策略,谋定而后动;鳄鱼的理性,表现在它绝对不去追逐很难得到的目标。鳄鱼凭借其运动量小,食量小,捕猎时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获得猎物等特点,得以逃脱了被灭绝的命运;鳄鱼的耐心,表现在它为了成功捕食猎物,它甚至可以匍匐一天的时间。
我们炒股,难道不需要学习鳄鱼吗?我们需要具备鳄鱼般的理性,尊重市场规律,不要去追寻超过自己操作能力的赢利目标,在市场的整体趋势没有产生根本性扭转以前,我们尽量以中短线的波段操作为主,当帐面上已经出现一定的赢利时,要及时的获利了结、落袋为安。我们要减少自己的操作频率,不要象霸王龙一样在股市里追涨杀跌,即使操作成功,获利也很有限,有时短线的利润还赶不上交易税费。而且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前功尽弃。投资者要学习鳄鱼的耐心,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利用最少的交易成本获得弱市中有限的交易利润。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妨颠覆性地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制造了“空头陷阱”?如果我们理念、纪律、心态和方法都正确,我们可以很轻蔑地说,是主力机构;而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缺陷都无法克服,那么,一定意义上来说,制造“空头陷阱”的,是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